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医脑梗塞
补充说明:中医脑梗塞
a******W 2014-12-09 16:0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脑梗塞在中医上称为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脑梗塞在中医上称为中风,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脉络痹阻、气血逆乱、脑脉痹阻等原因引起的。本病的主要症状包括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对于脑梗塞的患者,中医治疗主要是以祛邪扶正、通络开窍为主。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黄、川芎、桃仁、红花等。此外,还可以采用针灸治疗,常用的穴位包括百会穴、四神聪穴、风池穴、合谷穴等。
脑梗塞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饮食上应以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芥末等。此外,患者还需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2014-12-09 16:0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脑梗塞的治疗比较复杂,建议先到正规医院接受详细检查,再根据病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同时应注意适当的锻炼可增加脂肪消耗、减少体内胆固醇沉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预防肥胖、控制体重、调整血脂和降低血压均有益处,是防治脑梗塞的积极措施。脑梗塞患者应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选择,应进行适当适量的体育锻炼及体力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不宜做剧烈运动,如快跑、登山等,可进行慢跑、散步、柔软体操、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2014-12-09 16:01
举报向医生提问
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脑梗死发病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相应部位的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晰,可有一定的占位效应。脑MRI检查能较早期发现脑梗死,表现为加权图像上T1在病灶区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MRI能发现较小的梗死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