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痛风的诊断和治疗通常需要到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或神经内科进行就诊。如果症状紧急或复杂,请务必告知医生您的药物过敏史以确保安全。
1.风湿免疫科
风湿免疫科专门研究和治疗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关节病等。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属于风湿免疫科范畴,当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关节炎时,需要到风湿免疫科进行诊治。在风湿免疫科,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尿酸水平检测、超声心动图等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肾脏受损情况。
2.内分泌科
内分泌科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各种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部分痛风患者可能同时存在高血糖或高尿酸血症,此时应前往内分泌科进一步管理。在内分泌科,常规检查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肾功能测试。
3.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专注于治疗与泌尿系统有关的问题,如结石、感染、损伤等。若患者的痛风石位于关节外且较大,则需至泌尿外科通过手术移除。在泌尿外科,可通过X线检查、CT扫描等方式确定是否存在尿酸盐沉积形成的结石。
4.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关注心脏和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常见病症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对于存在心血管合并症的痛风患者,可选择心血管内科作为首诊科室。在心血管内科,通常会安排心电图、血脂分析等以排除潜在的心脏问题。
5.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针对神经系统相关疾病提供诊疗服务,涉及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等。如果痛风患者伴随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应该首先考虑去神经内科就诊。神经内科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头颅MRI、血液学检查等,有助于评估大脑内是否存在痛风石。
痛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并按医嘱服药是关键所在。

2024-02-12 08:18

举报

医生回答(1)

肖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生活方面需要注意:1.多喝水,每日保持1500~3000毫升,少量多次喝完,以助尿酸排出. 2.禁酒,酒精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诱发痛风;严格戒酒,啤酒加海鲜绝对禁止.啤酒本身含有酒精,会使尿酸的排泄受到影响;而且酒精氧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物质,使尿酸增高.海鲜含嘌呤和蛋白质,大量摄入蛋白质会使我们人体处于一种微酸的环境,这样会促进尿酸结晶的形成;另外,短期大量摄入海鲜,大量的嘌呤会使尿酸急剧升高.虽然我们饮食因素只占尿酸的10%~20%,但是短时间内大量吃海鲜导致尿酸急剧升高,再喝酒影响排泄. 3.避免大量进食高嘌呤食物,像花生,牛肉,猪肉,海鲜,如动物的内脏,沙丁鱼,金枪鱼,豆类及发酵食物等;鱼虾类,鲜肉,豌豆,菠菜,酒等!避免吃炖肉或卤肉. 4.每天饮食中蛋白质的量应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克左右,动物内脏心,肝,肠,肾,脑和肉汤等以及沙丁鱼,虾,贝等海鲜都应少吃.蛋白质以牛奶,鸡蛋为主. 5.饮食中蔬菜水果牛奶不限量,少吃盐,每天应该限制在2克至5克以内. 6.每日的饮食结构中,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排出,可选用精白米,富强粉,玉米,馒头,面条等. 7.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受寒,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 8.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 9.少吃脂肪,因脂肪可减少尿酸排出. 10.药物治疗,可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的急性发作,防止痛风石的形成,减轻肾脏损害.药物多给予苯溴马龙(立加利仙)25-100mg,每日一次,有时也合用小剂量别嘌呤醇.目前临床上,继发性者多用别嘌呤醇治疗,原发性可用苯溴马龙治疗,同时大量饮水,口服碳酸氢钠.

2014-12-10 15: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高尿酸血症 (痛风)

高尿酸血症又称痛风(gout),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本病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病因除少数由于酶缺陷引起外,大多未阐明,常伴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属遗传性疾病。继发性者可由肾脏病、血液病及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