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肠功能紊乱>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

精选回答(1)

于学 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中医药学校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疗各种内科疾病,擅长--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内分泌科,生殖保健科,皮肤科,等各种疑难杂症。

提问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效果一般比较好,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肠易激综合征在中医上称为脾胃痛,通常是由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久病体虚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对于脾胃痛轻症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艾灸等方式进行治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不适症状。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柴胡疏肝散、痛泻要方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对于脾胃痛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则需要遵医嘱通过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参苓白术散、痛泻要方等。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中成药进行治疗,如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8-10-28 12:10

举报

医生回答(2)

郑嘉怡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可以考虑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针灸疗法、腹膜按摩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1.饮食调理
患者应遵循高纤维、低脂、易消化食物的原则,减少摄入可能诱发症状的食物如乳制品、豆类。特定食物如乳糖可引起肠道蠕动异常及产气增加,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加剧;而高纤维食物则有助于改善便秘症状。
2.中药调理
通过服用具有健脾和胃作用的中药来缓解不适症状,如党参、白术等。上述药物能够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恢复正常状态,从而减轻因脾胃虚弱引起的腹部胀满、食欲不振等现象。
3.针灸疗法
选择足三里穴、天枢穴等穴位进行针灸,在专业人士操作下完成整个过程。针灸以上穴位能调节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状态,对于缓解肠易激综合症所致排便困难有积极作用。
4.腹膜按摩
患者平卧位,医生使用双手对患者的腹部进行顺时针方向的环形按摩,每次按摩5-10分钟。此方法可以促进胃肠道血液循环,加速食物残渣排出,进而减轻腹痛、腹泻的症状。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进餐并适量运动,如散步或打太极拳,以改善症状。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抗抑郁药,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以缓解情绪压力引起的肠易激综合征症状。

2024-01-14 03:53

举报

许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肠易激综合征是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的症候群。临床十分常见,又称为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等。 据估计,在有消化系症状的病人中,肠易激综合征约占50-70%,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2:多见于中青年,就诊患者占消化科门诊的三分之一。以腹痛、腹胀、腹泻及便秘等为主诉,伴焦虑、失眠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2.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系统体检仅发现腹部压痛; 3.多次粪便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均阴性,粪便潜血试验阴性; 4.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征象; 5.纤维结肠镜示部分病人肠运动亢进甚至痉挛,无明显粘膜异常,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 6.血、尿常规正常,血沈正常; 7.无痢疾、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史,试验性治疗无效。

2014-12-10 16:4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易激综合征,应激性结肠综合征,结肠过敏;结肠功能紊乱)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为一种与胃肠功能改变有关,以慢性或复发性腹痛、腹泻、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症状而又缺乏胃肠道结构或生化异常的综合征,常与胃肠道其他功能性疾病如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同时存在。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