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肠易激综合症中医治疗最佳方法
补充说明:肠易激综合症中医治疗最佳方法
2014-12-10 20:5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穴位贴敷以及食疗等。
1.中药调理: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等具有健脾益胃作用的药物进行调理。同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柴胡疏肝散、木香顺气丸等具有疏肝理气功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2.针灸疗法: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刺足三里穴、关元穴、神阙穴等穴位的方式进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缓解疾病的效果。
3.推拿按摩: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推拿按摩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症状的恢复。
4.穴位贴敷:穴位贴敷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是将药物直接贴于患处,从而起到温经通络的作用,对于疾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5.食疗: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类的食物,比如小米粥、蔬菜汤等,但是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2023-07-23 01:06
举报肠易激综合症患者要避免敏感食物,避免过量的脂肪及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酒精等,并减少产气食物奶制品,大豆,扁豆等的摄取。高纤维素食物可刺激结肠运动,对改善便秘有明显效果。建议饮食上按时就餐,戒吃辛辣、油炸、烟熏食物如烧烤等,不吃过酸、过冷等刺激强烈的食物,不饮酒,少饮浓茶、咖啡等。多吃素菜和粗纤维食物;此外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
2018-09-02 19:3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肠易激综合症的中医治疗可以考虑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针灸疗法、腹膜按摩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药物治疗。
1.饮食调理
患者应遵循高纤维、低脂、易消化食物的原则,减少摄入可能诱发症状的食物如乳制品、豆类。调整饮食结构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及消化吸收功能紊乱,从而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
2.中药调理
通过服用健脾消食、理气和胃类中药汤剂来改善症状,如枳术丸、香砂养胃丸等。上述药物能够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进而减轻肠易激综合征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3.针灸疗法
选择足三里穴、天枢穴、关元穴等穴位,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进行针灸。针灸这些穴位能调节气血运行,缓解腹部不适,对于肠易激综合征所致的排便异常有积极作用。
4.腹膜按摩
患者平卧在床上,然后将双手搓热后放在肚脐周围,顺时针打圈按摩50-100次。腹膜按摩可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气体排出,从而减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腹胀、腹痛等症状。
针对肠易激综合征,除上述推荐的方法外,适量运动如慢跑、太极,也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但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症状。建议患者定期复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管理肠易激综合征的关键。
2024-02-29 14:48
举报以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组方:党参、白术、茯苓、陈皮、防风各10g,白芍20g,炒扁豆、淮山药各15g,甘草6g。
加减:
腹痛甚重用白芍30g,元胡10g;
大便夹黏冻加黄连3g,木香10g;
五更泄泻、畏寒肢冷加制附片(先煎)10g,淡干姜8g;
久泻滑脱不禁加煨诃子、乌梅各10g,升麻6g;
失眠多梦加合欢花、酸枣仁各10g;
便秘重用生白术40g以上,并加郁李仁、火麻仁各20g。
用法:1天1剂,水煎取汁400ml,早晚2次分服。1~2月为一疗程。
肠易激综合征是以肠功能紊乱为主的全身性功能失调之疾病,以腹痛、腹泻、黏液便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发作为临床特点,本质上与神经调节紊乱有关,所以诊断时应该严格掌握标准,应排除结肠器质性疾病,如菌痢、慢性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西医主要为对症处理、解痉止痛、抑制或者增强肠蠕动以及使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药物,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远期疗效不稳定,且副反应较大。
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泄泻”范畴,吴鹤皋云:“泻责之于脾,痛责之于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可见肝脾失调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故采用抑木扶土法。
方选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方中重用白芍养血柔肝,防风散肝舒脾,陈皮理气醒脾,白术燥湿健脾,党参、茯苓、淮山药、扁豆健脾渗湿。诸药配伍,抑肝木、扶脾土,俾痛止、泻除,紊乱之肠功能得以恢复。
药理研究认为,白芍、陈皮、防风、白术、甘草等有调节植物神经及镇痛解痉等功能。临床实践证实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乃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较好方剂,且不存在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值得提倡。但疗程较长,病人依从性差,有待进一步改进。
2014-12-10 20:56
举报向医生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