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科> 大肠癌> 大肠癌病因

医生回答(3)

沈连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大肠癌的病因可能与遗传突变、结肠息肉、家族史、长期炎症性肠病以及肥胖症等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肠道细胞异常增生,进而发展为癌症。鉴于大肠癌的潜在危害,建议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早期发现病变。
1.遗传突变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生长失去控制,进而发展为癌症。针对遗传性结肠癌,可以考虑进行结肠切除术以预防肿瘤的发展。
2.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是黏膜表面突出的良性病变,如果不及时处理,有恶变的风险。对于存在结肠息肉的患者,建议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及内窥镜下息肉摘除手术。
3.家族史
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大肠癌,则个体患此病的风险增加。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应更加注意饮食健康、规律运动并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
4.长期炎症性肠病
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导致肠道细胞损伤和不典型增生,从而增加大肠癌的风险。对于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奥沙拉秦钠等药物来缓解症状。
5.肥胖症
肥胖症患者的体内脂肪堆积可能产生过多雌激素,促进结肠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增加大肠癌风险。肥胖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等方式减轻体重,如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比例,并保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度强度运动。
此外,建议患者定期进行粪便潜血试验、乙状结肠镜检或全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异常。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均衡饮食,避免食用过多加工肉类,以减少大肠癌的发生风险。

2024-01-15 05:43

举报

孙杰 副主任医师 中国水利水电松辽中心医院

擅长: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现代中药治疗。

提问

大肠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饮食、遗传、年龄、大肠腺瘤、慢性炎症、肠息肉等因素有关。

1、饮食

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糕等,可能会导致大肠癌的发生。建议患者平时注意健康饮食,可以适当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

2、遗传

大肠癌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大肠癌,则子女患有大肠癌的概率会比较高。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放疗、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3、年龄

大肠癌的发生与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大肠癌好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但如果患者的年龄在30岁以下,患有大肠癌的概率会比较低。

4、大肠腺瘤

大肠腺瘤是一种大肠良性肿瘤,主要是由于大肠黏膜上皮细胞增生所引起的,通常与长期大量吸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患者会出现腹泻、便秘、便血等症状,也可能会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药物进行化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长期刺激肠道黏膜,可能会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增生,从而引起大肠癌。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熬夜、酗酒、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患者也可以适量进行户外体育运动,如打太极、慢跑等,有助于症状的改善。

2022-08-04 10:13

举报

朴浩霖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遗传因素 国内外均有"大肠癌家庭性"的报道,大肠癌患者血亲中死于本病者比一般人明显增高。有些 大肠腺瘤 ,如多发性家庭性腺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家族中患病率可达50%

2014-12-17 13:0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大肠癌 (大肠恶性肿瘤)

大肠癌是指大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由粘膜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大肠癌,为胃肠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约占大肠恶性病变的1%。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平均可达40%~60%,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开展规范化的手术治疗仍是提高大肠癌疗效的关键。

推荐医生更多

孙少川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靳凤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孙宝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侯百鸿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贾成 主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杨汉民 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