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清除瘀血
补充说明:清除瘀血
a******W 2014-12-20 14:0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清除瘀血可以采取冷敷、热敷、按摩疗法、活血化瘀类中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冷敷
将冰袋或其他冷却物品放置于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日多次。冷敷有助于减少局部血管扩张及血液流动,从而减轻肿胀、疼痛等问题。
2.热敷
使用热水袋、暖贴等温热物品覆盖患处,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提高局部温度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吸收;同时缓解肌肉紧张状态,舒缓不适感。
3.按摩疗法
轻柔地按压、揉捏受损区域,动作应温和且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加重损伤。适当强度的按摩可促进淋巴循环、软化组织间纤维化结缔组织,进而帮助移除积聚液体与废物物质;长期坚持还有助于改善皮肤弹性与紧致度。
4.活血化瘀类中药
通过口服或外用含有当归、桃仁、红花等成分的药物来治疗。这类药物能够促进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
在处理瘀伤时,应注意保持患部清洁干燥,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化学染料,以防影响伤口愈合。
2024-01-17 12:0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不要紧的 淤血多是在外力作用下,使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因血液从毛细血管破裂处外渗致皮下。所以我们在完整的皮肤上可以看到皮肤一片淤青。 此时外渗致皮下的血液已属异物,又因皮下神经丰富。所以疼痛感明显。 发生淤血24小时后,可以用温水热敷患处。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淤血消散。一般皮下淤血机体会慢慢吸收,时间大约需要两周左右. 损伤肿痛:病因病机为外力作用,损伤筋肌骨骼,导致经络阻碍,气血凝滞。肌体因打击、压砸,碰撞或颠扑、负重、扭转等外力作用,致使受伤部位的组织内部大量毛细血管破裂,血液迅速渗出,破坏了正常微循环的平衡,形成局部淤血。症状为局部肿胀、疼痛、瘀斑、肢体活动受限等。损伤后受伤部位淤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可用中医膏药外敷,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可迅速消除肿痛,促进功能恢复而快速达到治愈目的。
2014-12-20 14:09
举报向医生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