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尿常规有蛋白
补充说明:尿常规有蛋白
a******W 2014-12-21 13:03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考虑是肾脏内部发生了炎症反应,导致肾脏固有细胞受损,阻挡蛋白质漏出的能力下降,进入到尿中排出体外,临床就会出现蛋白尿.尿蛋白加号越多,此期肾脏损伤越严重.治疗上不能只是单纯的对症,要从根本上去治疗肾脏的实质,改善肾脏的内环境,修复肾脏受损的固有细胞,阻断肾脏纤维化
2014-12-21 13:03
举报1,白细胞异常:尿常规白细胞如果出现大量+,提示有泌尿系感染,或结石,结核等.如果病人有典型的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基本可以判断为尿路感 染.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尿路感染,用药前做个尿细菌培养.根据培养出的致病菌和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
2,红细胞异常:正常人尿中没有红细胞(或偶见),如果尿常规出现红细胞,并超过3个+,提示有泌尿系炎症,结石,肿瘤,肾炎等.需要注意的是, 女性查出尿中红细胞,要看是否在月经期,以避免假阳性.
3,尿蛋白异常:尿蛋白+是肾炎,肾病综合征的标志.不过你别怕,严重尿路感染,剧烈运动也会出现尿蛋白.检验报告中+的多少和尿中蛋白的量有一定关系,要想明确诊断,还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以诊断属于哪一种肾病,还可以判断病情轻重.
根据上述分析,你妈妈的很可能有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因为不是晨尿或者只尿了几滴,只可能影响白细胞,不会影响蛋白的结果,因此建议你最好陪你妈妈再去医院做个系统的检查.
指导意见:
尿常规项目检查包括分析尿中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尿糖,尿比重和酸碱度等.当你拿到尿常规项目结果分析时,主要看“+”和“-”.如果全是“-”,你就该乐了,说明一切正常;“+”则说明有问题,那么这些异常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1,白细胞异常:尿常规白细胞如果出现大量+,提示有泌尿系感染,或结石,结核等.如果病人有典型的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基本可以判断为尿路感 染.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尿路感染,用药前做个尿细菌培养.根据培养出的致病菌和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
2,红细胞异常:正常人尿中没有红细胞(或偶见),如果尿常规出现红细胞,并超过3个+,提示有泌尿系炎症,结石,肿瘤,肾炎等.需要注意的是, 女性查出尿中红细胞,要看是否在月经期,以避免假阳性.
3,尿蛋白异常:尿蛋白+是肾炎,肾病综合征的标志.不过你别怕,严重尿路感染,剧烈运动也会出现尿蛋白.检验报告中+的多少和尿中蛋白的量有一定关系,要想明确诊断,还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以诊断属于哪一种肾病,还可以判断病情轻重.
根据上述分析,你妈妈的很可能有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因为不是晨尿或者只尿了几滴,只可能影响白细胞,不会影响蛋白的结果,因此建议你最好陪你妈妈再去医院做个系统的检查
2014-12-21 13:03
举报向医生提问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的范围为≦0.15g,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如 检测尿蛋白﹥150毫克/日,即尿蛋白阳性时,说明人体排出的尿蛋白量明显增多,属于异常尿蛋白。尿蛋白持续阳性,往往代表肾脏发生了病变,故临床可依据尿蛋白阳性的多少来判定肾病损伤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效果。因此,出现异常尿蛋白,一定要有效控制并消除,防止病情恶化进展。
症状起因:一、由于肾小球的疾病,使肾小球滤过膜或电荷屏障受到破坏,就会有大量血浆蛋白被滤入尿中,而出现蛋白尿,称之为病理性肾小球性蛋白尿,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肾脏淀粉样变性等。 二、病理性尿蛋白除了肾小球性蛋白尿外,还有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肾组织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是由于在病理状态下,肾小管重吸收蛋白的功能障碍引起的,多见于肾小管及间质的疾病。溢出性蛋白尿是由于病理状态下,血浆中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大量增加,且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进入尿中,形成蛋白尿。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严重挤压伤等疾病。肾组织性蛋白尿指肾组织的蛋白质进入尿中或肾组织在病理状态下向尿中排泌蛋白质。
可能疾病: 中毒性肾病 子痫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肾
复方金钱草颗粒
清热祛湿,利尿排石,消炎止痛。用于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属湿热下注证者。
康复新液
通利血脉,养阴生肌。内服:用于淤血阻滞,胃痛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阴虚肺痨,肺结核的辅助治疗。外用:用于金疮、外伤、溃疡、瘘管、烧伤、烫伤、褥疮之创面。康复新液
热淋清颗粒
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见上述证候者。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妇科炎症,前列腺炎、肾盂肾炎、妇科炎症、盆腔炎、宫颈炎、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