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呼吸内科> 感冒> 感冒> 人体高热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人体高热可以采取物理降温、解热镇痛药、补液治疗、抗生素治疗、抗病毒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确定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物理降温
通过使用湿毛巾敷于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部位或者使用冰袋冷敷头部的方式降低体温。上述部位属于大血管经过处,此时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促进机体散热,从而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
2.解热镇痛药
此类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患者可遵医嘱服用。这类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热及镇痛作用,因此能够缓解发热症状。
3.补液治疗
补液治疗通常需要口服补盐溶液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来维持体液平衡。高热状态下,身体代谢会加速,导致水分丢失增加。补液有助于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支持新陈代谢功能。
4.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需依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剂量和疗程应遵循医生指导。抗生素针对细菌感染有效,可通过抑制或杀死致病菌来控制感染状态,减少因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增强而加剧发热现象。
5.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需依据具体病毒感染种类选用相应药物,例如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用药时间及剂量须按处方执行。特定抗病毒药物可以直接干扰病毒复制过程,从而控制某些类型的病毒性感染,进而减轻由这些感染所致的高热症状。
在处理高热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身体负担。同时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以防脱水。

2024-01-24 23:55

举报

医生回答(1)

秦俊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1)热是疾病的信号,安静是首要之道 发烧源于体温调节失去平衡。最常见的情况是由于细菌或病毒入侵造成,如感冒或流行性感冒、扁桃腺发炎、肾盂炎、肾脏炎等而并发的。医生必须观察病人的发烧程度、变化情形及有无发寒、头痛等其他症状,来论断它是单纯的感冒或其他潜伏的疾病。 在家护理方面,保持安静是最重要的。发烧时体力消耗极大,因此必须使身体保持暖和、流汗,烧才会退。此时,水分流失较多,必须补足水分,并补充失去的营养。食用以能保温、易于消化有营养价值高的食品较为理想。 退烧药主要作用是刺激中枢神经,迫使发汗。原则上,要在了解病因后,经医生指导,才能服用。情况恶化,高烧不退时,须尽早就医,接受治疗。 2)发烧的护理 1.流汗可将热释放到体外,但体内的水分也会流失,水分不足,就很难退烧。因此补足足够的水分是十分重要的。可多喝粗茶、凉开水和果汁等。 2.由于容易消耗体力,因此营养的补充很重要。生病时肠胃消化较差,须吃些易消化的东西。可加些米汤、清汤或牛奶等较易入口的食物,并补充鱼、肉、蛋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水果及维生素也有助于补充体力。 3.发烧且全身发烧时,可睡冰枕及温水拭浴帮助解热。不过,要注意颈、肩不可着凉。 4.流汗后要勤换衣服,更衣时要小心不要让身体着凉,屋里保持温暖。用热水沾湿毛巾擦拭身体,再以干毛巾擦干身体,换干净的内衣及睡衣。 5.便秘时,更易高烧,要特别注意,无法排便时,可按顺时钟方向按摩腹部。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发颤哆嗦是发烧的先兆。此时,最好不要让病人出汗,须保持暖和,安静休养。看其是否有发烧以外的症状,如脸色或皮肤无异状,有没有不停呕吐或腹痛、头痛等。此外,还要注意烘便、尿是否正常。若有上述两种以上的症状,就要医院就诊。

2014-12-21 15: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感冒 (急性鼻咽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卡他性鼻炎,普通感冒,伤风)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总体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平常所说的都是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感冒大多在人们着凉后引起,开始有鼻咽部干、痒、灼热感,继而出现喷嚏、鼻塞、鼻流清涕、流眼泪等症状。1-2天后可伴有咽痛、咳嗽、或有发热、头 痛、全身酸痛、食欲减退,或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无合并症,5-7天可痊愈。不论年龄大小,一年四季都可以感冒,但在秋冬季节气温变化明显时发病较多。一般每人一年可感冒2-5次,小儿、老人和体质不好的人感冒的次数则会增加。

推荐医生更多

李邦良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李勇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冉然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梁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李群 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吴迪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