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补充说明: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a******W 2014-12-21 21:1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表现为眼外肌麻痹、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站立不稳,可能伴有肌肉易疲劳等症状。由于症状严重且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应尽快就医以评估病情和接受适当治疗。
1.眼外肌麻痹
眼外肌麻痹是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导致神经信号传导障碍。这些异常会影响眼部肌肉运动。眼外肌麻痹主要影响眼球运动,可伴有复视。
2.吞咽困难
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会导致咽喉部肌肉出现疲劳现象,从而引发吞咽困难的症状发生。吞咽困难可能涉及口腔、咽部和食道等部位,表现为进食固体或液体时困难。
3.呼吸困难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呼吸肌群也属于骨骼肌的一部分,当重症肌无力累及到呼吸肌群时,则会诱发呼吸困难的情况发生。重症肌无力引起的呼吸困难通常呈逐渐加重的趋势,且夜间更为严重。
4.四肢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导致肌肉收缩乏力。这种病理性改变会影响到四肢肌肉的力量。重症肌无力导致的四肢无力可能表现出晨轻暮重的特点,在活动后会感到更加明显。
5.站立不稳
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受损,使神经冲动传导受阻,导致肌肉收缩无力,进而引起站立不稳的现象发生。站立不稳可能是由脊髓前角细胞、周围神经、神经根损害等病变所致。
针对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可以进行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新斯的明试验以及胸腺CT扫描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包括口服抗胆碱酯酶药物如吡啶斯的明,重症病例可能需要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置换。重症肌无力患者应避免食用可能导致肌无力的食物,如芹菜、芒果、海产品等,同时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以减少症状发作的风险。
2024-02-27 01:1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发病率为8~20/10万,患病率为50/10万,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重症肌无力患者常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天疱疮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类,常用的有溴吡斯的明,每片60mg,每4~6小时服1片,可根据肌无力症状的轻重而适当调整给药时间,每日最大剂量成人不超过600mg,与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时,取得明显治疗效果后,应首先逐渐减量或停用胆碱酯酶抑制剂。
2014-12-21 21:13
举报向医生提问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点处传导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肌肉易疲劳晨轻暮重、休息或用胆碱酯酶抑制药后减轻为特点。常累及眼外肌、咀嚼肌、吞咽肌和呼吸肌。严重者球麻痹。受累肌肉的分布因人因时而异,而并非某一神经受损时出现的麻痹表现。本病应称为获得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通常简称重症肌无力。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左甲状腺素钠片
1、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肿切除术后,预防甲状腺肿复发;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5、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6、甲状腺抑制试验。
硫酸羟氯喹片
本品用于对潜在严重副作用小的药物应答不满意的以下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青少年慢性关节炎,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有阳光引发或加剧的皮肤病变。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