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科> 龟头糜烂> 去痛片作用

医生回答(2)

诸净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去痛片具有镇痛、解热、抑制血小板聚集、缓解鼻塞、止咳等功效作用。本品属于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镇痛
去痛片中含有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等成分,这两种物质具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从而起到镇痛的效果。去痛片通过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来减轻疼痛症状。适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头痛、牙痛等症状。
2.解热
去痛片中的氨基比林能够干扰细菌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非那西丁则能抑制体内前列腺素E的合成,进而降低体温。去痛片可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本品以达到退热的目的。
3.抑制血小板聚集
去痛片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合成,包括血栓烷A2和前列环素I2,这两者是导致血小板聚集的主要因素。因此去痛片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4.缓解鼻塞
去痛片中的咖啡因能够收缩上呼吸道黏膜血管,减少充血及分泌物排出,从而改善通气功能。去痛片可用于缓解感冒引起的相关症状如流涕、打喷嚏等。建议患者按说明书指示剂量服用。
5.止咳
去痛片中的非那西丁具有中枢性镇咳作用,其通过抑制咳嗽中枢而发挥止咳效果。去痛片可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若患者出现剧烈干咳或痰液难以咳出时,则不建议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去痛片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以免引起肾脏损害。此外,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应谨慎使用,避免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2024-02-03 22:19

举报

王衔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去痛片付作用有呕吐、皮疹、发热、大量出汗及发生口腔炎等,少数可致中性粒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渗出性红斑、剥脱性皮炎、龟头糜烂等。长期服用非那西丁可引起肾乳头坏死、间质性肾炎并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可能诱发肾盂癌和膀胱癌,还可造成对药物的依赖性。非那西丁还易使血红蛋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的携氧能力下降,导致紫绀,还可引起溶血、肝脏损害,并对视网膜有一定毒性。勿乱吃.

2014-12-21 21:3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呕吐

噎膈是由于食管干涩,食管、贲门狭窄所致的以咽下食物梗塞不顺,甚则食物不能下咽到胃,食人即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噎即梗塞,指吞咽食物时梗塞不顺;膈即格拒,指食管阻塞,食物不能下咽到胃,食人即吐。噎属噎膈之轻证,可以单独为病,亦可为膈的前驱表现,故临床统称为噎膈。本病发病年龄段较高,多发于中老年男性,目前尚属难治之证。因此,中老年人如出现原因不明的进食障碍时,应及早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