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产科> 怀孕> 人与人弓形虫病传染

人与人弓形虫病传染

发病时间:不清楚

人与人弓形虫病传染

补充说明:人与人弓形虫病传染

a******W 2014-12-22 11:48

弓形虫病 怀孕 胎儿 死胎 畸形 弱智 发育 孕期 月经 经血 精液 喷嚏 小肠 免疫力低下 预防措施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后,自身也可能受到弓形虫的感染。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受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当健康个体摄入被卵囊或假包囊污染的食物或水时,卵囊会在小肠内孵化成幼虫,随后侵入血液循环并扩散到全身各处。由于弓形虫可通过食物链进行传播,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后,自身也可能会受到弓形虫的感染。此外,若患者免疫力低下,则可能成为易感人群,增加感染的风险。
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后,自身也可能受到弓形虫的感染。
在面对弓形虫病时,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如避免生食或未充分煮熟的肉类及其制品、确保水源安全等。对于免疫受损者,特别是HIV感染者,应及时监测病情变化,并按医嘱服用抗弓形虫药物。

2023-12-24 23:23

举报

医生回答(1)

赵好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是会传染的,人和人之间也可以互相传染.怀孕妇女,可以把弓形虫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患弓形虫病的妇女,在怀孕期如果有血播期(即弓形体,燕形体,尖形体活动)胎儿一定被感染.所有胎儿80%为隐伏性的慢性弓形虫病患者,携带终生.还有一部分成为多病型体质,实际是多病型弓形虫病患者.很少一部分成为死胎畸形,弱智.在哺乳期,因婴儿成为“带病免疫”者,所以尽管母乳中带有弓形虫,婴儿并无大碍,每喂一次奶,便接种一次活疫苗.婴儿可以照常发育成长.一个患弓形虫病的妇女,无论生几胎,只要孕期或哺乳期有过一次血播散,一定要传染给胎儿或婴儿.但症状轻重不一.患有弓形虫病的妇女,在月经期弓形虫活动最强烈.妇女所排的经血里面常含有大量的弓形虫包囊,是一个不小的传染源.决不应忽视.另外,患弓形虫病人的尿液中,唾液中,眼泪中,鼻涕中,男人的精液中,有时带有弓形虫包囊.人类通过性行为可以互相传染.
急性发作的病人的喷嚏,可以成为飞沫传染源.

2014-12-22 11:4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死胎 (胎死宫内)

孕妇在怀孕20周以后,胎死宫内称死胎,大约每两百个怀孕案例之中有一例。(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者称为死产,亦属死胎之一种。)由于大约半数的死胎案例妊娠时期根本没有任何征兆显示存在问题,所以多数父母是在完全没意识到的情况下丧失胎儿。当胎动突然停止时孕妇则可能会怀疑出了状况。半数以上死胎为胎儿缺氧所致,缺氧原因有胎盘因素如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脐带脱垂、脐带打结、脐带绕颈影响供血;胎儿因素如多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畸胎;母体因素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过期妊娠;子宫局部因素如子宫张力过大或收缩力过强,子宫破裂等。胎儿死亡后,孕妇自觉胎动停止,乳房胀感消失,检查子宫不再继续增大,体重下降,胎心消失,则可考虑死胎可能。B型超声检查提示胎动、胎心消失,有时胎头已变形则可确诊。死胎多数能自行排出,若死后3周未排出,退变的胎盘和羊水释放凝血活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适用药品

磺胺嘧啶钠注射液

本品主要用于敏感脑膜炎奈瑟菌所致的脑膜炎患者的治疗。也可用于治疗:1.对其敏感的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所致的急性支气管炎、轻症肺炎。2.星形奴卡菌病。3.对氯喹耐药的恶性疟疾治疗的辅助用药。4.与乙胺嘧啶联合用药治疗鼠弓形虫引起的弓形虫病。

复合维生素片

用于满足妇女怀孕时及产后对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额外需求。预防孕期由于缺铁和缺乏叶酸引起的贫血

氨甲环酸片

本品主要用于急性或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所致的继发性高纤溶状态,在未肝素化前,慎用本品。本品尚适用于:①前列腺、尿道、肺、脑、子宫、肾上腺、甲状腺、肝等富有纤溶酶原激活物脏器的外伤或手术出血;②用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链激酶及尿激酶的拮抗物; ③人工流产、胎盘早期剥落、死胎羊水栓塞引起的纤溶性出血;④局部纤溶性增高的月经过多,眼前房出血及严重鼻出血;⑤用于防止或减轻因子VIII或因子IX缺乏的血友病患者拔牙或口腔手术后的出血; ⑥中枢动脉

参芪颗粒

升白护髓、补气养血、健脾益肾、增强免疫,适用于肿瘤患者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等症,并适用于脾肾亏虚、免疫力低下的治疗,具有控制各种肿瘤的复发与转移作用。可以与放化疗配合使用。

推荐医生更多

李瑾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吴秀芝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常州花园医院妇科

韩筱兰 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蒲春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马春云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陈晓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