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前列腺如何治疗前列腺
补充说明:前列腺如何治疗前列腺
a******W 2014-12-22 15:0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高建军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尿道炎,膀胱炎,肾炎,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男性不育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无精子症,阳痿,早泄,包皮过长,包茎,包皮炎,龟头炎,包皮龟头黏连
提问
前列腺增生可以考虑生活方式调整、非甾体抗炎药、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植物类黄酮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患者减少酒精、辛辣食物摄入,保持规律排尿习惯,以减轻膀胱刺激。酒精和辛辣食物可能加剧尿频、尿急等症状,规律排尿有助于预防前列腺液积聚,从而缓解相关不适。
2.非甾体抗炎药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改善病情。上述药物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的症状。
3.α受体阻滞剂
患者可遵照医生指示服用坦索罗辛片、多沙唑嗪片等α受体阻滞剂进行处理。这类药物能松弛平滑肌细胞,降低后尿道阻力,增加尿流率,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有较好的效果。
4.5α-还原酶抑制剂
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口服非那雄胺片、依立雄胺片等5α-还原酶抑制剂进行调理。此药物通过干扰体内睾酮向二氢睾酮转化,降低内源性二氢睾酮水平,间接抑制前列腺生长,适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5.植物类黄酮
含有丰富植物类黄酮的食物包括番茄、蓝莓等,适量食用可起到辅助作用。此类物质具有抗氧化功效,可能对前列腺健康有益,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
治疗前列腺问题需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除上述措施外,还可采取针灸疗法,如三阴交穴、关元穴等穴位的针刺,以及中药外敷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同时,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憋尿,以减少对前列腺的压迫和刺激。
2023-12-24 01:4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你好:、因前列腺炎的病症复杂使很多患者无法自己分辨,耽误治疗最佳时期。
2.前列腺结石或前列腺增生使前列腺组织充血,造成感染,尿道扩张时操
作不严使尿道器械带入病菌而诱发前列腺炎。 3.过度按摩前列腺或者用力
过大,引起前列腺充血水肿。 4.部分性病患者是以淋菌性尿道炎常见,淋
球菌经尿道和前列腺管进入前列腺而诱发前列腺炎。 5.经常性的酗酒、过
度饮酒、骑自行车、骑马等均可引起前列腺充血,与前列腺炎发病有密切关系。
6.不注意受凉会引起前列腺的交感神经活动,导致尿道内压力增加,因收
缩而妨碍排泄,产生淤积而充血。 7.直肠、结肠和下尿路等前列腺近邻器
官的炎性病变,可通过淋巴管导致前列腺炎。 8.全身其他部位感染可通过
血液流到前列腺诱发前列腺炎。 9.部分非细菌性感染如:支原体、衣原体
、脲原体、滴虫等感染均可致前列腺炎。 10.憋尿一直是很多疾病的致病
因素之一,前列腺炎也不例外。因为一旦膀胱充盈就会有尿意,就应立刻小便。
憋尿会使尿液倒流进入前列腺,而如果尿液经倒流逆行进入前列腺体内,尿液中
的一些晶体物质(如盐类)沉积在前列腺组织上,与腺管内的淀粉样体,上皮细
胞,嘌呤、胆固醇、柠檬酸等包绕形成结石,从而引发前列腺炎。
生素治疗
这是治疗前列腺炎的常用方法。抗生素药物自血浆弥散入前列腺液,大部分
对引起尿路感染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是有效的,但由于不能穿越前列腺上皮的脂膜
而进入前列腺腺泡中达到治疗作用,所以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治疗前列
腺选抨抗生素药物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药物对细菌有较高的敏感性。
(2)确定应用的药物应以高脂溶性、高渗透能力、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离
解度高的的物为标准。 (3)两种以上并有增效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
(4)为使药物在前列腺间质中达到有效浓度及防止尿道感染的发生,应提倡超大
剂量和超时限(4~12周)的用药法。
2014-12-22 15:00
举报向医生提问
前列腺炎是由多种复杂原因和诱因引起的与炎症、免疫和神经内分泌相关的病理变化。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尿道刺激症状和慢性盆腔疼痛,如排尿时有烧灼感、尿急、尿频、排尿疼痛,会阴、耻骨上区、腹股沟区、生殖器疼痛不适等。约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其中50岁以下的成年男性患病率较高。
热淋清颗粒
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见上述证候者。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妇科炎症,前列腺炎、肾盂肾炎、妇科炎症、盆腔炎、宫颈炎、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
前列腺增生症引起的排尿障碍。
恩替卡韦分散片
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
头孢地尼分散片
对头孢地尼敏感的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球菌、消化链球菌、丙酸杆菌、淋病奈瑟氏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鲁威登斯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等菌株所引起的下列感染:1.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2.中耳炎、鼻窦炎;3.肾盂肾炎、膀胱炎、淋菌性尿道炎;4.附件炎、宫内感染、前庭大腺炎;5.乳腺炎、肛门周围脓肿、外伤或手术伤口的继发感染;6.毛囊炎、疖、疖肿、痈、传染性脓疱病、丹毒、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炎、甲沟炎、皮下脓肿、粉瘤感染、慢性脓皮症;7.眼睑炎、麦粒肿、睑板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