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全身关节酸痛肌肉
补充说明:全身关节酸痛肌肉
a******W 2014-12-22 16:2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患者可能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
全身关节酸痛肌肉可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关。该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特征,可导致软骨和骨质破坏。这些损伤会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并且由于炎症反应,周围组织也可能出现不适感。
除类风湿性关节炎外,还应考虑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可能性。这些疾病也可能会引起全身关节酸痛的症状,但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均有所不同。
在关注全身关节酸痛的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症状。同时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等,以降低尿酸水平,缓解不适症状。
2024-02-10 10:5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风湿性关节炎为风湿热的表现之一,多见于成年人,常发生于膝、肩、肘、腕等大关节,发病多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出现游走性关节痛、肿及发热和其它风湿热的表现。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青壮年,起病缓慢,常发生于手足小关节及骶髂部,并逐渐累及全身关节。初始患病关节亦表现出红、肿、痛及活动不便等,久则关节畸形或强直。外伤性关节炎多因外伤或持续慢性劳损引起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或形成骨刺,表现为患病关节肿、痛及运动障碍,易发生在持重关节、如肩、膝、踝等关节,在运动员及青壮年中多见。骨性关节炎由组织变性及积累性劳损引起,多见于肥胖超重的中老年人,最常发病的部位是膝、手指、颈、腰椎等处,症状主要为关节疼痛、僵硬(经轻微活动后会觉疼痛减轻),重者可出现关节肿胀、肌肉萎缩等。化脓性关节炎往往由细菌侵入关节腔引起,多见于少年儿童,常发生于髋关节,主要症状为局部红、肿、痛、热和功能障碍,以及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关节炎或何种类型的关节炎,均应及早诊治,以免导致永久性关节功能障碍甚至致残。孔氏验方馆,配合中医辨证方式,治疗关节疾病取得很好疗效,治愈率高、复方率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治疗引导免疫力将风、寒、湿、热等邪气从四肢驱除出体外的作用。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
2014-12-22 16:24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常见的可以引起关节疼痛的损伤有几种情况: 1.脂肪垫劳损脂肪垫充填于关节前部的间隙,有加强关节稳定和减少摩擦的作用.脂肪垫劳损的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外伤或者是长期摩擦引起脂肪垫充血,肥厚并发生炎症,与髌韧带发生粘连,从而使膝关节活动受限.这种损伤多发生于经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运动较频繁的30岁以上人群.患者会觉得膝关节疼痛,完全伸直时疼痛加重,但关节活动并不受到限制.劳累后症状明显. 2.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是运动员的一种常见损伤,在下肢负重,足部固定,膝关节微屈时,如果突然过度内旋伸膝或外旋伸膝(例如排球运动中,队员在防守时突然转身鱼跃救球的动作),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损伤会有明显的膝部撕裂感,随即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走路跛行.关节表现出肿胀和滑落感,并且在关节活动时有弹响. 3.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膝关节滑膜是组成膝关节的主要结构之一.滑膜细胞分泌滑液,可以保持关节软骨面的滑润,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由于外伤或过度劳损等因素损伤滑膜,会产生大量积液,使关节内压力增高,如不及时消除,则很容易引起关节粘连,影响正常活动.患者会感觉膝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滑膜有摩擦发涩的声响.疼痛最明显的特点是当膝关节主动极度伸直时,特别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运动时,髌骨下部疼痛会加剧,被动极度屈曲时疼痛也明显加重. 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这种病症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居多.超重负荷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膝关节会肿胀而疼痛,有时活动关节会有摩擦音.膝部可能出现内翻畸形并伴有内侧疼痛. 5.膝关节韧带损伤膝关节微屈时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如果此时突然受到外力导致外翻或内翻,则有可能引起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临床上内侧副韧带损伤占绝大多数.以这种损伤为例,患者会有明确的外伤史,膝关节内侧疼痛,压痛,小腿被动外展时疼痛加剧,膝内侧有肿胀,几天后会出现瘀斑.膝关节活动会受到限制.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骨科
感冒清片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烧,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咽喉肿痛,全身酸痛等症。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雷公藤多苷片
祛风解毒、除湿消肿、舒筋通络。有抗炎及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作用。用于风湿热瘀,毒邪阻滞所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症,白塞氏三联症,麻风反应,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清肺消炎丸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痰热阻肺,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吐痰黄稠,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述证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