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治疗肝胆湿热的药
补充说明:治疗肝胆湿热的药
a******W 2014-12-28 09:3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治疗肝胆湿热的药有龙胆泻肝丸、清肝利胆胶囊、茵陈五苓丸、肝胆双清颗粒、苦黄颗粒等,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1、龙胆泻肝丸
龙胆泻肝丸主要是由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等药材组成,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等症状。但对于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慎用此药。
2、清肝利胆胶囊
清肝利胆胶囊主要是由山银花、栀子、厚朴、防己等药材组成,具有清利肝胆湿热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所引起的纳呆、胁痛、疲倦、乏力等症状。对于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慎用此药。
3、茵陈五苓丸
茵陈五苓丸主要是由茵陈、泽泻、猪苓、肉桂、茯苓等药材组成,具有清湿热、利小便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胆湿热、脘腹胀满、小便不利等症状。对于阴虚发热、咳嗽、吐血等患者慎用此药。
4、肝胆双清颗粒
肝胆双清颗粒主要是由半枝莲、女贞子、党参、黄芪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利胆、调理气血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胸胁胀痛、食少口苦、头晕目眩等症状。对于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慎用此药。
5、苦黄颗粒
苦黄颗粒主要是由苦黄组成,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黄疸。对于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慎用此药。
患者在服用药物时,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疗效。如果患者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14-12-28 10:50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治疗肝胆湿热可以考虑使用龙胆泻肝丸、茵陈蒿汤、柴胡疏肝散、清肝利胆口服液、黄连等药物。由于肝胆湿热症状复杂,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并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龙胆泻肝丸
龙胆泻肝丸可用于肝胆湿热所致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痛口苦。本品宜空腹服用。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主治湿热黄疸,症见身黄、眼黄、小便黄如浓茶样。本品中草决明、栀子均能降低血压,故低血压患者慎用。
3.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胸闷、胀满疼痛等症状。本品宜饭后服用。外感发热头痛者不宜服用。
4.清肝利胆口服液
清肝利胆口服液适用于肝胆湿热证,可缓解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5.黄连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对于肝胆湿热有较好的疗效。脾胃虚寒者慎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都需要经过医生指导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在治疗肝胆湿热时,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2024-02-04 00:00
举报何谓肝胆湿热
主证:胁肋满闷,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身目发黄,或寒热往来,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搔痒等。
辩证:多为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酒肥甘,化生湿热;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郁化热,湿热蕴结肝胆所致。
湿热相蒸,蕴于肝胆,肝胆疏泄失常,故胁肋满闷,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胆气上溢则口苦;湿热郁阻,脾胃升降失司,故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湿热薰蒸肝胆,胆液外泻而发黄疸,邪居少阳,故见寒热往来;湿热下注,故尿短赤,阴囊湿疹,睾丸肿胀热痛,妇女则带下黄臭,外阴搔痒。
治法:利湿清热,清肝利胆。
方药:湿重——菌陈五苓散;热重——龙胆泻肝汤。
黄芩,大黄,枳壳,菌陈,金钱草,龙胆草,黄连等。
2014-12-28 09:38
举报向医生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