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科> 阴囊湿疹> 治疗肝胆湿热的中草药

精选回答(3)

曾重 副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外科,男科疾病

提问

治疗肝胆湿热的中草药有龙胆草、黄芩、柴胡、栀子等。

1、龙胆草

龙胆草味苦,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肝胆湿热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龙胆草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2、黄芩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肝胆湿热的情况,可以遵医嘱服用黄芩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3、柴胡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肝胆湿热的情况,可以遵医嘱服用柴胡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4、栀子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肝胆湿热的情况,可以遵医嘱服用栀子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5、车前子

车前子味甘,性寒,归肝、肾、肺、小肠经,具有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肝胆湿热的情况,可以遵医嘱服用车前子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另外,患者可以适当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自身体质。患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适当进行运动,如骑车、打球、游泳等,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018-12-04 10:49

举报

宋锐 医师 其他

擅长:常见疾病的治疗。

提问

你好,一般出现肝胆湿热,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的病证。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嗜酒,过食肥甘辛辣,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蕴而化热,阻遏肝胆而成。可以根据病情使用龙胆泻肝汤等药物治疗,最好到医院中医科就诊进行辨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饮食。

2018-10-17 10:23

举报

李宁 医师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三甲

擅长:擅长感冒、咳嗽、不寐、头痛、眩晕、腹痛、胃痛、便秘、泄泻、自汗、盗汗、腰痛等等的中医治疗

提问

您好,如果确定是肝胆湿热可以应用龙胆泻肝丸,但是平时的生活习惯是很重要的。结合拔罐刮痧效果更佳。

2014-12-28 10:49

举报

医生回答(2)

李美苏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治疗肝胆湿热的中草药包括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柴胡疏肝散、清肝利胆口服液、黄连等。由于肝胆湿热症状复杂,建议患者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并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可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口苦等症状。本方剂需由专业中医师调配,脾胃虚弱者慎用。
2.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主治湿热黄疸,症见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如橘子色等。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油腻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休息。
3.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胸闷、胁肋胀痛等症状。外感发热患者不宜使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清肝利胆口服液
清肝利胆口服液适用于肝胆湿热证,可缓解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黄连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对于肝胆湿热有较好的疗效。黄连性寒,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引起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经过专业医生辨证后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在治疗肝胆湿热的过程中,建议调整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以减少肝脏负担。

2023-12-23 21:40

举报

宋雅儿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肝胆湿热可用;【龙胆泻肝丸】脾胃湿热是湿热内蕴中焦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肢体困重,大便溏泻,小便短赤不清;或面目肌肤发黄,色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而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肝胆湿热是湿热郁结肝胆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身目发黄或寒热往来,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共同点1病因相同: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所致。2都有纳呆,呕恶,腹胀等脾胃症状。3二者可有黄疸的症状。黄疸是由湿热熏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所致。二证如出现黄疸,皆为阳黄。4、望舌苔均为舌红苔黄腻湿热之象。二者的不同可从以下方面来考虑:1湿热偏重不同。虽然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之病因均为湿热,但湿热偏重不同。脾胃湿热湿重于热,湿的表现如肢体困重,纳呆,腹胀,大便溏泻表现明显。热的表现相对较轻。肝胆湿热热重于湿。热的表现如身热,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的表现明显,而湿的表现相对较轻。2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都有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如腹胀,纳呆,呕恶。肝胆湿热产生上述症状是因为肝气横逆犯胃。脾胃受病,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呆,呕恶。故脾胃症状相对较轻。而脾胃湿热是因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致腹胀,纳呆,呕恶。故脾胃症状相对明显。肝胆湿热多兼有脾胃症状。而脾胃湿热则不兼胁痛,口苦等肝胆症状。3肝胆湿热因湿热郁结肝胆,疏泄失职,肝气郁滞,不通则痛,故胁肋部胀痛不适,而脾胃湿热为脘闷腹痛症状,无胁肋胀痛的症状。且肝胆湿热有湿热下注的症状,如阴囊湿疹,潮湿,睾丸肿胀,坠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症状。脾胃湿热则无这些湿热下注的症状。4从治疗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疗程来看,脾胃湿热的疗程较长。愈后较少复发。肝胆湿热虽疗程较短,但屡有发作。因脾胃湿热湿大于热,湿邪致病的特点是病程较长,故缠绵难愈。

2014-12-28 09:3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证为湿热内蕴肝胆功能失常所致的病证。常因感受湿热之邪或脾虚水湿内生,日久化热,或长期过食甘肥厚味生湿助热,影响肝胆功能所致。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