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穴位
补充说明: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穴位
a******W 2014-12-29 13:5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面肌痉挛:发生于一侧面部表情肌的陈发性不自主的痉挛或抽搐,多出现眼睑、上唇方肌及提口角肌抽搐,嘴歪口斜,病侧眼裂变小,有时、会出现面部肌肉萎缩。面肌连带运动:是闭眼时口角向患侧运动,或口角运动时患侧闭眼
2014-12-29 13:56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一般情况下,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穴位有阳白穴、太阳穴、攒竹穴、颊车穴、地仓穴等。面神经麻痹是指面部表情肌肉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可能与感染、脑卒中、糖尿病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角歪斜、讲话漏风等症状。
1、阳白穴
阳白穴位于面部,目外眦上方的凹陷中,与瞳孔垂直。患者可以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手指轻按此穴位,感受到酸胀感即可。阳白穴具有清热明目、疏风散热、健脾和胃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角膜炎、目赤肿痛等病症。
2、太阳穴
太阳穴位于头部,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的凹陷中,与瞳孔垂直。患者可以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手指轻按此穴位,感受到酸胀感即可。太阳穴具有疏风清热、止痛醒脑、清利头目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偏正头痛、目痛、目眩、鼻渊、口歪、面痛等病症。
3、攒竹穴
攒竹穴位于面部,眉间后凹陷中,具有明目、清热、舒筋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目赤肿痛、眼睑下垂等病症。
4、颊车穴
颊车穴位于面部,在耳垂的下缘,下颌骨髁状突的前缘凹陷中,具有通关调气、疏风清热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牙痛、颊肿、口歪等病症。
5、地仓穴
位于面部,口角的外侧,颧骨的上缘凹陷中,具有疏风活络、清热明目、通经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口角歪斜、牙关紧闭、面痛、口眼歪斜等病症。
建议患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操作不当,导致病情加重。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熬夜、酗酒、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以免加重病情。患者也可以适量进行户外体育运动,如打太极、慢跑,有助于症状的改善。
2014-12-29 13:56
举报向医生提问
颜面肌分表情肌和咀嚼肌两部分,前者由面神经支配,后者由三叉神经运动支支配。此处所叙述面肌瘫痪仅讨论表情肌麻痹,即面神经麻痹的有关内容,面神经麻痹在脑神经疾患中较为多见,依据病因将其分成特发性(Bell)、外伤、感染、肿瘤、神经源性等5种主要类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即Bell麻痹,作为单独的疾病详细介绍。其他类型面神经麻痹在此处叙述。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典型症状: 口眼歪斜 早上起床突然发现面颊动作不灵或歪斜 口角歪斜,无法说话 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
临床检查: 口眼歪斜 早上起床突然发现面颊动作不灵或歪斜 口角歪斜,无法说话 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十三味红花丸
1.藏医:补肝益肾,解毒通淋。用于肝萎缩,外伤引起的肾脏肿大,肝热症,小便癃闭,性水肿,化合毒中毒症,“亚玛”虫病。2.中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梅毒,疱疹,尖锐湿疣,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尿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3.运动系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炎,骨质增生,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外伤致骨折,挫伤等原因的各种疼痛。4.心脑血管系统:脑震荡及后遗症,脑血栓及后遗症,脑栓塞及后遗症,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中风,瘫痪,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和惊风等。5.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官能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各类神经性障碍,各类神经性炎症等。6.白脉病:指气血交搏,运行受阻而不能内充肚腑、外达肌筋、骨骼、损及白脉引起的以麻木、肿痛、萎缩、拘挛为特征的病症,又称“白痹”,外遇风寒湿气,内伤疫热、毒热,劳累过度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
沉香十七味丸
“白脉病”:白脉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以及各种神经。出现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肌筋萎缩、偏瘫、麻痹、言语不清等症状。“赫依”血不调:是指赫依与血相互不合而形成的疾病,本方指跌打损伤、扭挫伤、筋骨肿痛、骨质增生、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引起的疼痛、瘀肿、功能障碍等症状。
盐酸托哌酮胶囊
用于治疗1.闭塞性血管病:如脑动脉硬化、动脉硬化、血管内膜炎等。2.中风后遗症、脑性麻痹症、痉挛性脊髓麻痹症、肌萎缩性侧硬化症、及各类神经末梢疾患等。3.中枢性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4.各类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头痛、眩晕、面部潮红、肢体麻木、记忆力减退及耳聋等。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