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口腔科> 口臭> 温病湿热证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温病湿热证是温病过程中出现的湿热邪气蕴结于里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发热、身重、倦怠、胸闷等症状。治疗应清热利湿,方剂可选用三仁汤或龙胆泻肝汤。
温病湿热证是外感温邪与湿邪相互搏结所致,主要涉及肺、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湿浊内生,郁而化热,进一步耗伤津液,使病情缠绵难愈。温病湿热证通常表现为发热不畅、口渴、尿黄、舌苔厚腻、脉滑数等症状。此外还可能伴随胸闷、腹胀、食欲减退等不适。
针对温病湿热证的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以及生化检查,以评估炎症反应和电解质平衡情况。必要时还可进行超声心动图或胸部X线检查来评估心脏和肺部状况。治疗温病湿热证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清热解毒、祛湿利水的中药方剂,如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等。对于重症患者,也可遵医嘱使用葛根芩连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油腻、辛辣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以免影响病情恢复。

2024-01-26 04:23

举报

医生回答(1)

欧澈轩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湿与热在临床本属两种属性,一阴一阳,一水一火.正常情况下,体内津液与体内热量保持正常平衡关系,也就是阴阳平衡.但如体内热量过盛堆积,煎灼体内津液,温蒸气血,使体内津液变的粘稠胶着.这种由生理到病理的转变叫湿化,粘腻的物质叫湿气.由于湿为体液受热的温灼,与湿结为一体则称湿热.正如宋代医祖刘元素指出: “ 湿病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怫郁,水液不能宣通,即停滞而生水湿 ” .由此可知湿与热是不可分割的.

2015-01-09 13:2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温热 (温病)

温热是因感受温热之邪而引起的以热象偏重,易于化燥伤阴为特点的急性外感疾病的总称。包括多种外感急性热病,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冬温、温疫、温毒 、大头瘟、烂喉痧等。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