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肝硬化> 治肝硬化专科

医生回答(3)

廖菊青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肝硬化的患者要避免进食高蛋白的饮食,不要使人体肠道内的产氨骤增引发肝昏迷;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以少量食用植物蛋白为宜,可进食香蕉等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使肠道内产氨的第一时间清除;在发现食欲下降,或者呕吐、腹泻时,要第一时间补钾,如饮用鲜黄瓜汁、苹果汁等,避免发生低钾性碱中毒而导致肝性脑病;要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益生菌,如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K和嗜酸乳杆菌等。带骨的鸡肉以及坚果等,以防刮伤曲张的食道静脉或胃底静脉,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

2016-09-10 10:25

举报

冯光笑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肝硬化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进行性纤维化。正常肝组织间质的胶原(I和Ⅲ型)主要分布在门管区和中央静脉周围。肝硬化时I型和Ⅲ型胶原蛋白明显增多并沉着于小叶各处。随着窦状隙内胶原蛋白的不断沉积,内皮细胞窗孔明显减少,使肝窦逐渐演变为毛细血管,导致血液与肝细胞间物质交换障碍。肝硬化的大量胶原来自位于窦状隙(Disse腔)的贮脂细胞(Ito细胞),该细胞增生活跃,可转化成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初期增生的纤维组织虽形成小的条索但尚未互相连接形成间隔而改建肝小叶结构时,称为肝纤维化。如果继续进展,小叶中央区和门管区等处的纤维间隔将互相连接,使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改建而形成肝硬化。
建议患者到当地的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详细检查,及时进行治疗。

2015-01-09 15:56

举报

冯雪丽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按病理形态分类可分为小结节性肝硬化、大结节性肝硬化、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不完全分隔性肝硬化(为肝内小叶结构尚未完全改建的早期硬变)。   
按病因分类可分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和药物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
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检查清楚,尽快进行治疗。肝硬化患者一般可以使用保肝药,抗肝纤化药物,以及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等药物进行治疗。

2015-01-09 15:5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肝硬化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临床上早期由于肝脏功能代偿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癌变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在我国以20~50岁的男性多见,青壮年的发病多与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及某些寄生虫感染有关。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