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内分泌失调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中药调理、激素疗法、营养补充和压力管理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充足睡眠,旨在改善生活习惯,进而影响内分泌状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内分泌平衡,预防或减轻因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症状。
2.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开具处方,患者按医嘱服用相应中药材,如黄体酮、当归等。中药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来恢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可用于治疗因情志不畅等原因导致的内分泌失调。
3.激素疗法
激素疗法可能涉及口服或注射药物,例如雌激素、孕激素等,具体方案需由医生制定并监督执行。激素疗法针对的是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异常所致的问题,可缓解潮热、月经紊乱等症状。
4.营养补充
营养补充可能包括维生素D、钙质等必要微量营养素的摄取,需要定期评估效果并调整计划。特定营养素缺乏可能导致内分泌系统功能障碍,适当增加摄入有利于优化整体健康状况。
5.压力管理
压力管理包括认知重构、放松技巧训练等非药物干预手段,需持之以恒地实践以见成效。长期精神紧张会导致皮质醇等应激激素分泌增多而干扰内分泌稳态,有效应对压力可辅助控制相关问题。
建议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者,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内分泌问题。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也是关键,因为充足的休息有助于稳定激素水平。

2024-02-21 16:46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芯蕾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人或其他高等动物体内有些腺或器官能分泌激素,不通过导管,由血液带到全身,从而调节有机体的生长、发育、生理机能,这种分泌叫做内分泌。

2015-01-20 19: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内分泌失调

健康的人体是由内分泌系统各种激素(荷尔蒙)和神经系统一起调节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内分泌系统是参与调节人体的代谢过程、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等许多生理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协同各种酵素(生化酶)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体内外变化。当人体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时,随之就会出现各种体征,尤其是女性,症状更为明显。

  • 症状起因:1.环境因素 由于空气中存在一些化学物质,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后,就会形成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导致内分泌失调。 2.生理因素 人体的内分泌腺激素可以让人保持生理处于平衡,但这些生长调节剂一般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失调。有些人的内分泌失调是来自于遗传。 3.情绪因素 心理原因对内分泌的影响很大。受到工作等各方压力的影响,神经处于紧张状态,情绪改变异常。这就会造成激素分泌的紊乱,造成内分泌失调。 4.营养因素 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就必须要有足够的、适当的营养,否则,身体就会产生内分泌问题。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内科、内分泌

适用药品

甲泼尼龙片

糖皮质激素只能作为对症治疗,只有在某些内分泌失调的情况下,才能作为替代药品。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应症,详见说明书。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MDD)的治疗:重症抑郁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复方醋酸甲羟孕酮胶囊

用于 40 岁以上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妇女,缓解和改善由于缺乏雌激素、孕激素、钙和维生素而引起的症状: 1.潮热汗出、烦躁失眠、骨质疏松、肌肉关节疼痛。 2.皮肤干燥、搔痒、皱折、色素沉着、老年斑出现、眼睛干涩。 3.心悸、胸闷气短、高血脂、更年期冠心病、更年期血压波动; 4.月经紊乱、外阴搔痒、阴道炎、性交痛、性器官衰退等。 5. 也可以用于非恶性肿瘤行子宫、卵巢切除术后和其他原因引致的雌激素水平下降。

氯美扎酮片

用于治疗精神紧张、恐惧、烦躁不安、失眠酒精中毒、肌肉疼痛痉挛风湿性关节炎等。

推荐医生更多

胡卫和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李兰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文芬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梁梅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依俐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王晓红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