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身体多汗
补充说明:身体多汗
a******W 2015-01-20 21:1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身体多汗可以考虑生活方式调整、抗胆碱能药物、植物神经调节剂、肉毒素注射、生物反馈治疗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寻求医生帮助。
1.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饮食控制、体重管理、穿着透气衣物及使用吸湿纤维等非处方方法来减少出汗。此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而影响到出汗量。因为肥胖者容易出现多汗现象,所以通过减肥可减轻症状。
2.抗胆碱能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可用于治疗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多汗症。通常口服或外用。这类药物通过阻断乙酰胆碱受体而降低副交感神经活性,从而减少出汗。适用于因交感神经过度活跃导致的多汗。
3.植物神经调节剂
植物神经调节剂如谷维素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一般口服。本品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对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多汗有一定的作用。
4.肉毒素注射
肉毒素注射是将肉毒杆菌毒素注入大汗腺所在的皮肤区域,通常每3-6个月一次。肉毒素通过暂时阻断神经信号传导至汗腺,减少汗液分泌。适合处理手足多汗症。选择非关键部位注射以减少风险。
5.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涉及教患者识别并控制他们身体的生理反应,例如心率和肌肉紧张程度,需要专业人员指导。这种方法帮助个体学习如何管理和减少由压力或其他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反应,如焦虑时的多汗。对因情绪原因造成的多汗有效。
建议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糖尿病等潜在病因。适当的运动锻炼也有助于增强体质,但应避免在高温环境下过度活动以防诱发多汗。
2023-12-25 04:4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你好,通过你对症状的描述,我们认为这可能是体虚自汗了,这在中医看来属于气虚的原因,可吃些黄芪精口服液.首先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如:咨询是否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是否有神经外伤,服药史及患病情况,还有多汗症 或者结核病引起的盗汗。排除器质性疾病以后另外考虑肾阴虚或者身体虚弱引起的症状,另外缺钙也可以引起。可以医生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和黄芪精颗粒改善看看,必要时化验检查确诊。更年期的情况,阴虚 火旺的情况都是可以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治疗的。
2015-01-20 21:16
举报向医生提问
糖尿病人无法将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各种糖以正常人的水平转换成肝糖元和肌糖元,他们所吸收的糖在人体糖循环的途径中分解成了葡萄糖之后就无法再利用了,而用来过滤血液内杂质的肾脏就会把血液里的葡萄糖吸收到尿液里,然后传输给膀胱,然后排出。尿的渗透压高了,水排出的就多,当然体内需要的水分达不到时就渴,所以多饮。
症状起因:多饮多由糖尿病引起,糖尿病 (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可能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肾损害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肾性尿崩症 胆源性慢性胰腺炎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内科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云南白药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疮疡肿毒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以及皮扶感染性疾病。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
用于治疗因缺钙、锌引起的疾病,包括骨质疏松、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佝偻病、妊娠妇女和哺乳期妇女、绝经期妇女钙的补充,小儿生长发育迟缓,食欲缺乏,厌食症,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及痤疮等。
碳酸钙D3片
用于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更年期妇女、老年人等的钙补充剂,并帮助防治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