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肠胃炎
补充说明:肠胃炎
a******W 2015-01-30 23:1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肠胃炎一般指胃肠炎,胃肠炎是指胃黏膜和肠黏膜发炎,通常由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刺激等原因所致,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1、细菌感染
常见的致病菌有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属、弯曲杆菌、弧菌等,患者可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胃肠炎引起的不适症状。
2、病毒感染
常见的致病病毒有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肠腺病毒等,患者可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蒙脱石散等药物缓解腹泻的症状。
3、寄生虫感染
常见的寄生虫感染有蛔虫、钩虫、鞭虫等,患者可表现为腹痛、腹泻、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蛔虫感染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而对于钩虫感染的患者,则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甲苯达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4、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主要是指进食有毒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疾病,通常是由于食用霉变食物、受到污染的食物等因素引起。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炎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胃肠炎引起的不适症状。
5、药物刺激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可能会对胃肠黏膜造成刺激,引起胃肠炎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停止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胃肠炎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病情加重。胃肠炎患者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小米粥、面条等,同时还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
2018-06-30 09:42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小儿肠 胃炎轻度症状是—日大便次数5~8次,有轻微发热,无脱水现象。肠 胃炎,如果孩子—日大便次数超过1O次,大便为水样、细菌性带有粘液、泥状、脓或血液,俗称“痢疾”。发高热,有脱水现象;因细菌有毒素,常导致昏睡、痉挛、休克现象,更严重的还有可能死亡。
小儿肠 胃炎应该如何治疗,应做个大便常规检查,如没有脓细胞,白细胞等细菌感染的话多不使用抗生素,如需要用的话也只是用窄谱抗生素。给予抗病毒,补液,补充电解质等治疗,如能够做个血电解质检查后给予相应的补充更好。在饮食上给予白粥,面条等易消化,清淡的,避免油腻及甜食。得了肠 胃炎,建议尽快去医院检查,祝早日康复
2015-01-30 23:19
举报肠 胃炎一般有几种,一、肠 胃炎轻度:一天大便次数5~8次,有轻微发热,无脱水现象。二、肠 胃炎中等度:一天大便次数超过10次,有脱水现象,发高热;因细菌有毒素,常引起痉挛、昏睡、休克现象,严重者甚至死亡。大便为水样、泥状、细菌性带有粘液、脓或血液,俗称“痢疾”。三、肠 胃炎重度:一天大便在15次以上,水样大便喷射而出,由于钾缺乏及水肿的关系,腰部膨胀,有肠麻痹现象。此时肠 胃炎若不及时之治疗,死亡率可达 30%以上。有重度脱水现象,即皮肤干燥、眼球凹陷、眼圈发黑、小便减少,口渴、不安,此外尚有血酸症、呼吸不适、虚脱、半昏迷等状态。
2015-01-30 23:19
举报向医生提问
胃炎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胃黏膜发生炎症性改变。在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的人群尤为高发。根据病程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比较常见。包括急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手术后反流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电冰箱胃炎、巨大肥厚性胃炎等。
铝碳酸镁片
用于慢性胃炎和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热感(烧心);酸性嗳气;饱胀等。
维生素C片
1.用于防治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克山病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可用大剂量本品治疗。2.用于慢性铁中毒的治疗(维生素C促进去铁胺对铁的络合,使铁排出加速)。3.用于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有效。4.用于治疗肝硬化、急性肝炎和砷、汞、铅、苯等慢性中毒时肝脏的损害。
穿心莲内酯软胶囊
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痢疾。
小儿广朴止泻口服液
祛湿止泻,和中运脾。用于湿困脾土所致的小儿泄泻。症见:泄泻、大便稀溏或水样、腹胀、腹痛、纳差、呕吐、或见发热、舌淡苔白腻以及轮状病毒性肠炎和非感染性腹泻见上述证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