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溶血> 溶血性贫血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溶血性贫血需要输血治疗。
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在其生存期间过早地在骨髓以外的器官破坏,超过了造血器官的代偿能力而引起的贫血。输血可以迅速恢复患者的血容量和红细胞数量,改善贫血症状,并可防止因贫血导致的心肌损害。但需注意,输血前应进行交叉配型以避免同种异体免疫反应。
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若存在脾肿大且无溶血危象时,通常不建议行巨脾切除术。
针对溶血性贫血的治疗,应注意遵循医嘱,同时还要定期复查,以便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疗效。

2024-01-12 22:57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家和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这种病一般来说需要长期治疗,不见得能彻底治愈.溶血性贫血多见于红细胞自身缺陷、自身免疫引起的红细胞破坏过多、过快,使红细胞短期内急剧减少的症状,溶血性贫血是要进行综合规范治疗的。西医一般需要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输血、铁剂、叶酸片治疗。溶血性贫血严重贫血、急性溶血、慢性溶血合并危象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溶血发作期不应吃酸性食品(如猪肉、牛肉、鸡肉、蛋黄、鲤鱼、鳗鱼、牡蛎、干鱿鱼、虾、白米、面粉制品、花生、啤酒等),宜选择碱性食品如豆腐、海带、奶类及各种蔬菜水果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应注意皮肤黏膜的清洁护理。

2015-02-01 20:0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要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许多疾病如慢性贫血、肾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甚至缺铁性贫血都会有红细胞的破坏过多,但溶血性贫血则是指红细胞破坏过多、过快为导致贫血之主要因素。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