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血管外科> 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 神经性下肢发凉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神经性下肢发凉可以考虑生活方式干预、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微循环改善剂、针灸治疗、肢体功能锻炼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1.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旨在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血液循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如久坐不动、过度吸烟饮酒可能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下肢发凉的症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缓解上述不适症状。
2.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涉及使用特定药物来滋养受损神经并减轻其症状,通常需要医生处方并在指导下使用。这类药物能够帮助恢复受损神经的功能,进而改善因神经损伤引起的下肢发凉现象。但需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3.微循环改善剂
微循环改善剂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等方式增加组织供氧量,一般口服给药。此类药物可提高微血管张力,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淋巴回流,从而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缓解发凉感。长期服用可能有潜在风险,应在医师监督下使用。
4.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将特制针具刺入人体穴位,刺激经络以调节气血,通常由专业中医师操作。针灸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对于因气滞血瘀导致的下肢发凉有效。治疗前应告知医师是否有过敏史或其他禁忌症。
5.肢体功能锻炼
肢体功能锻炼包括一系列针对性训练,如步行练习、肌力训练等,以恢复下肢正常功能为目的。锻炼有助于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血液循环,对缓解下肢发凉有一定作用。开始锻炼前应咨询康复医师或物理治疗师的意见。
建议定期体检,特别是针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若症状持续未得到改善,应及时就医寻求进一步诊治。

2024-03-10 02:16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祤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进入冬季不少人都有手足发凉的现象,有些人认为这是所谓“虚”的表现,强调要运动,要进补。于是不少手足发凉的人就盲目地早起锻炼,进食补品。其实这并不符合中医冬季养生的原则。 中医里讲,冬季是阳气内伏的季节,谓之“阳伏于下,于时为冬”。手足,相对躯干而言是人体的末端,中医称其为“四末”。冬季“阳气内守,不达四末”,所以容易出现手足冰凉。冬季锻炼宜慢跑、散步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适当进补,调节阳气,平时注意保温,保持手足清洁干燥,搓摩手足心,以改善人体末端血管的微循环状况,达到暖手、暖足的作用。起居调养强调了要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同时,冬季锻炼宜有选择地进行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项目,不宜做过度、度的运动。另外,衣着过少、室温过低,既易患感冒,又消耗阳气;反之,则易出汗,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所以,冬季保暖要适度。不能随意药补饮食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古训。《饮膳正要》中说:“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讲,冬季要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

2015-02-02 14: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感冒 (急性鼻咽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卡他性鼻炎,普通感冒,伤风)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总体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平常所说的都是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感冒大多在人们着凉后引起,开始有鼻咽部干、痒、灼热感,继而出现喷嚏、鼻塞、鼻流清涕、流眼泪等症状。1-2天后可伴有咽痛、咳嗽、或有发热、头 痛、全身酸痛、食欲减退,或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无合并症,5-7天可痊愈。不论年龄大小,一年四季都可以感冒,但在秋冬季节气温变化明显时发病较多。一般每人一年可感冒2-5次,小儿、老人和体质不好的人感冒的次数则会增加。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