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泌尿外科> 男性病> 什么是贪食症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贪食症是一种以无法控制的摄食冲动和暴食行为为特征的进食障碍,患者会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并通过催吐、滥用泻药或节食来减轻体重。
贪食症的病理机制涉及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特别是与奖赏、食欲和情绪调节有关的神经递质。例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对食物的过度渴望和难以控制的饮食行为。贪食症的主要症状包括频繁的暴饮暴食、强烈的饥饿感、对自己的体重和体形有不切实际的要求以及使用极端的方法来控制体重。此外,还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社交回避等症状。
诊断贪食症通常需要进行心理评估,如临床访谈和标准化的心理测试,以确定个体是否存在强迫性摄食行为及相关认知偏见。实验室检测可能包括血液生化分析,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相似症状的潜在健康问题。贪食症的治疗通常采用心理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或精神动力学治疗,旨在帮助个体识别并改变其不良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药物治疗可能包括抗抑郁药或抗精神病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或奥氮平,以缓解症状。
面对贪食症,重要的是要寻求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并与身体和平相处。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于促进康复也至关重要。

2023-12-29 00:55

举报

医生回答(1)

张绅德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贪食症 所谓贪食症(BulimiaNervosa)并非是普通的贪吃。作为一种进食行为的异常改变,贪食症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病人的摄食欲望或行为常呈发作型,一旦产生了进食欲望便难以克制和抵抗,每次进食量都较大;病人担心自己发胖,故常常在进食后自行催吐,也有服用泻药或增加运动量等来消除暴食后引起的发胖的;上述的暴食现象每星期至少发作2次,且至少已连续出现3个月以上。并且经常性地过分担心自己的体型和体重。只有符合这些特点,才能诊断为贪食症。 贪食症多发生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以女性为多,男性病人仅为女性的1/10左右。贪食症的发生大多存有一定的诱发因素

2015-02-02 20: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贪食

贪食是指无法控制的进食欲望,进食的量远远超过于身体所需,进食后有可能出现呕吐的现象。

  • 症状起因: 分为两种。 1.神经性贪食 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暴食及强烈的控制体重的先占观念为特征、导致病人采取极端措施以削弱所吃食物的“发胖”效应的综合征。 神经性畏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都属于行为怪异的进食性疾病,虽然两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不同,但引发疾病的根源和本质相同,均起自于对肥胖的恐惧心态。因此有人把这两种疾病视为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这两种疾病均多发于年轻女性。 2.情绪性进食 吃东西能使人情绪高涨,但并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反而导致肥胖。

  • 可能疾病: 妊娠合并糖尿病 小儿神经性贪食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 颅内肿瘤伴发的精神障碍 颅咽管瘤

  • 就诊科室:精神病、心理

推荐医生更多

黄以政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杨克冰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邓刚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唐湘永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黄发平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王平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曙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