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视网膜母细胞瘤作家
补充说明:视网膜母细胞瘤作家
a******W 2015-02-03 11:2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需要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眼部超声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以及视神经功能检查等专业医疗评估。该疾病涉及到眼部疾病和肿瘤,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并接受治疗。
1.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检测是通过血液中的特定蛋白质水平来诊断疾病的存在和进展。视网膜母细胞瘤中某些蛋白可能异常升高,因此可以作为诊断指标。如果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异常,则表明可能存在视网膜母细胞瘤或其他相关疾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的眼部影像学检查以确认诊断。
2.眼部超声检查
眼部超声检查能够显示眼球内部结构的情况,包括肿瘤的位置、大小等信息,从而判断是否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需要平躺在检查床上,医生会轻柔地移动患者的头部以获取清晰的图像。检查时间约为5-10分钟。
3.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是一种将染料注入静脉后观察其在眼底血管中的流动情况的方法,可帮助发现病变部位。视网膜母细胞瘤可通过注射染料进行显影。该检查需在医院由专业医师操作,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需注意术后眼部卫生及避免剧烈运动。
4.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利用红外线测量眼睛各层组织反射的时间差,以此评估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深度及范围。检查时,患者需保持眼球静止不动以获得准确数据。通常可在几分钟内完成。
5.视神经功能检查
视神经功能检查涉及测试视力、视野和颜色辨别能力,有助于识别视网膜母细胞瘤对视神经的影响程度。这些测试通常在眼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可能需要预约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针对视网膜母细胞瘤,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定期复查以评估肿瘤的发展状况。同时,注意避免强烈光线直射眼睛,以免刺激病变区域,影响病情恢复。
2024-03-11 01:1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眼内恶性肿瘤,对视力和生命有严重的威胁和危害,它一种先天性的肿瘤,发病率为1?15000~1?20000;多为单眼,占60%~80%;多数患儿发现病情在5岁以下,个别有大孩及成人,约40%的病人属遗传,60%是非遗传,少数是染色体畸变。其发病原因及机理还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基因的突变及抗癌基因有关。它起源于视网膜原始细胞,故而得名,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根据发展过程可分为眼内生长期、眼内压升高期、眼外扩展及全身转移期四期。早期表现视力下降,瞳孔发白,呈“猫眼”。眼底发生视网膜脱离,继而肿瘤长大,使眼压升高,眼球膨大,形成“牛眼”;晚期可向眼外扩展到眼睑、眶内及视神经颅内,也可以经淋巴或血液转移到全身肝、肾、骨骼等处危及生命。极少数患儿可自行消退、萎缩形成眼球痨,也有呈现所谓“视网膜细胞瘤”而形成网膜肿块及钙化等改变。它的预后大多数患儿患眼无视力,健眼视力良好,若为双眼患儿视力预后极差。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大大减少死亡,(约1?10以下)。若晚期已有全身转移等死亡率在90%以上。
2015-02-03 11:24
举报向医生提问
在婴幼儿眼病中,是性质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恶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对视力和生命有严重的威胁和危害。发生于视网膜核层,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多发生于5岁以下,可单眼、双眼先后或同时罹患,本病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常危及患儿生命,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复方斑蝥胶囊
破血消瘀,攻毒蚀疮。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恶性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等。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复方醋酸甲羟孕酮胶囊
用于 40 岁以上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妇女,缓解和改善由于缺乏雌激素、孕激素、钙和维生素而引起的症状: 1.潮热汗出、烦躁失眠、骨质疏松、肌肉关节疼痛。 2.皮肤干燥、搔痒、皱折、色素沉着、老年斑出现、眼睛干涩。 3.心悸、胸闷气短、高血脂、更年期冠心病、更年期血压波动; 4.月经紊乱、外阴搔痒、阴道炎、性交痛、性器官衰退等。 5. 也可以用于非恶性肿瘤行子宫、卵巢切除术后和其他原因引致的雌激素水平下降。
转移因子胶囊
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