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疲劳综合征> 身心疲劳综合征

身心疲劳综合征

发病时间:不清楚

身心疲劳综合征

补充说明:身心疲劳综合征

a******W 2015-02-03 20:15

疲劳综合征 情绪低落 失眠 睡眠 睡眠质量 SBS 焦虑 紧张 深呼吸 疲劳 维生素B 精神萎靡 头晕 头痛 乏力 心悸 大脑 睡眠不足 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减退 失眠多梦 食欲不振 心理治疗 七叶神安片 养血清脑颗粒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林卫忱 副主任药师 密山市柳毛乡卫生院

擅长:本人拥有国家级正规执业中药师,副主任药师,执业医师,主治医师等资格证书,擅长临床慢性阻塞肺疾病及冠心病和脑梗死及癫痫常见多发病

提问

身心疲劳综合征是指患者在长期紧张和压力下,出现以脑力和体力过度劳累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心悸等症状。

身心疲劳综合征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较大的关系,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过大的状态,会导致大脑过度疲劳,从而引发身心疲劳综合征。同时,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长期熬夜,会导致睡眠不足,使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也会引发身心疲劳综合征。身心疲劳综合征的患者会出现身体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头晕、头痛、心悸、食欲不振等。患者需要及时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适当地增加体育锻炼,能够缓解身心疲劳综合征引发的不适。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能够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缓解心理压力。

另外,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七叶神安片、养血清脑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安神的作用。同时,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缓解病情。

2018-06-03 19:41

举报

医生回答(2)

王春晓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身心疲劳综合征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认知行为疗法、运动疗法、压力管理训练、营养补充剂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优化睡眠质量、调整饮食结构及增加社交活动等非药物手段来改善症状。此方法有助于减轻因长期压力引起的身心疲惫状态;具体效果取决于个体差异以及是否遵循医嘱执行相关建议。
2.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并改变不良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来缓解症状。研究显示CBT可显著改善由SBS引发的心身不适感;它侧重于解决导致症状的具体问题而非依赖药物作用。
3.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涉及规律性的体力活动如散步、瑜伽或游泳以增强身体耐力和心理健康。有证据表明定期参与体育锻炼能有效降低SBS相关症状如失眠、焦虑等;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及释放内啡肽以舒缓紧张情绪。
4.压力管理训练
压力管理训练旨在教授个体应对日常生活中各种挑战的有效策略,通常采用冥想、深呼吸或其他放松技巧。该措施有助于减少由工作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造成的持续性压力源所导致的身心疲劳;通过提高个体对压力的认知水平和控制能力来缓解症状。
5.营养补充剂
营养补充剂可能包含维生素B群、镁等成分,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以支持神经系统健康。这些营养素对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缺乏可能导致精神萎靡不振;适当摄入可辅助改善由营养不足引起的类似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2024-03-07 23:55

举报

赵好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是免疫力太低造成的!提高免疫力一切问题都能解决.人体的免疫力大多取决于遗传基因,但是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如饮食,睡眠,运动,压力等.其中饮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因为有些食物的成分能够协助刺激免疫系统,增强免疫能力.如果缺乏这些重要营养素成分,会严重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机能.

2015-02-03 20: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情绪低落 (情绪抑郁)

也可以叫情绪抑郁,病人整日情绪低沉,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唉声叹气,重者可出现忧郁、沮丧,“度日如年”、“ 生不如死”等情感,可伴有自责自罪,甚至出现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