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砷中毒临床表现为
补充说明:砷中毒临床表现为
2015-02-03 20:3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砷中毒的临床表现与中毒方式有关,急性砷中毒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皮肤症状、循环系统症状、肝肾功能损害等,慢性砷中毒主要表现为皮肤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全身症状等。
1、消化系统症状
患者可表现为口腔有金属味、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口服中毒者可因剧烈呕吐和腹泻,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
2、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可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长期接触砷化物的患者,可出现中毒性脑病,表现为谵妄、抽搐、昏迷等症状。
3、皮肤症状
皮肤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发红、肿胀、皮疹、水疱等,自觉灼热、疼痛。
4、循环系统症状
患者可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心前区不适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
5、肝肾功能损害
患者可表现为黄疸、肝大、肝功能异常等,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肾衰竭。
砷中毒多是由于误食或者吸入了含砷的物质导致,如果患者出现砷中毒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催吐、洗胃、导泻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巯丙磺钠注射液、二巯丁二酸胶囊等药物进行解毒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多喝水,有助于促进体内新陈代谢,促进毒素排出。
2023-07-24 04:41
举报你好,你所说的砷中毒主要由砷化合物引起,三价砷化合物的毒性较五价砷为强,其中以毒性较大的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中毒多见,口服0.01~0.05g即可发生中毒,表现食管烧灼感,口内有金属异味,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米泔样粪便,有时带血,可致失水、电解质紊乱、肾前性肾功能不全甚至循环衰竭等。建议经口急性中毒者应及早催吐,或用温水、生理盐水或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随后立即口服新配制的氢氧化铁,其与砷形成不溶性的砷酸铁,再给予硫酸钠或硫酸镁导泻。急性砷中毒有特效解毒药是二巯丙磺钠,二巯基丁二钠等。
2018-12-03 04:0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砷中毒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通常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皮肤损伤、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存在砷中毒风险,建议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恶心
恶心通常由急性胃肠炎导致胃肠道功能障碍,消化系统受到刺激而引发。恶心感可能源于上腹部,伴随着食欲减退和厌恶特定食物。
2.呕吐
呕吐是中枢神经系统被毒素抑制运动神经元所引起的,当毒物作用于大脑时,会导致呕吐中枢兴奋,从而出现呕吐的症状。呕吐可以发生于任何时间点,但多见于摄入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
3.腹泻
砷通过破坏小肠黏膜屏障,增加水分和电解质的分泌,进而引起腹泻的发生。腹泻常发生在摄入砷后数小时到一天内,伴随频繁的大便次数增多和水样便。
4.皮肤损伤
砷可直接作用于皮肤细胞,干扰角化过程并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皮肤损伤。皮肤损伤可能包括红斑、水疱或脱屑,严重程度取决于暴露量和个体敏感性。
5.神经系统紊乱
神经系统紊乱可能是由于砷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导致神经传导异常。神经系统紊乱可能导致头痛、眩晕、肌肉痉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针对砷中毒,建议进行血液或尿液中砷含量检测以评估中毒程度。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口服活性炭吸附未吸收的砷以及依地酸钙钠注射液等药物促进体内砷排出。患者应避免进一步接触砷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风险。
2023-12-29 07:15
举报急性砷中毒的诊断可根据摄食或接触史,临床出现“急性胃肠炎”、意识障碍、肝和肾功能损害等。慢性砷中毒多表现为皮肤黏膜病变、多发性神经炎、肝功能损害和尿蛋白等。指(趾)甲出现米氏线,说明有砷吸收。尿砷超过2.66umlo/L(0.12mg/L)提示有过量砷吸收。
2015-02-03 20:33
举报向医生提问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辅助改善中毒性肝损伤(如药物、毒物、化学物质和酒精引起的肝损伤)以及脂肪肝和肝炎患者的食欲不振、右上腹压迫感。
清热消炎宁胶囊
清热解毒,消炎止痛,舒筋活络。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咽喉炎,肺炎,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阑尾炎,烧伤,疮疡脓肿,蜂窝组织炎。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1.厌食和其相关的疾病-因代谢应激,如创伤或烧伤而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经性/精神性疾病或损伤-意识障碍-心/肺疾病的恶病质-癌性恶病质和癌肿治疗的后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2.机械性胃肠道功能紊乱-颌面部损伤-头颈部癌肿-吞咽障碍-上消化道阻塞,如食管狭窄;3.危重疾病-大面积烧伤-创伤-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4.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5.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