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食管裂孔疝发病机制
补充说明:食管裂孔疝发病机制
a******W 2015-02-04 22:4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食管裂孔疝的发病可能与膈肌功能减弱、腹内压增高、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肥胖、长期吸烟等因素有关,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建议。
1.膈肌功能减弱
膈肌是分隔胸腔和腹腔的重要结构,膈肌功能减弱会导致腹腔内的脏器向胸腔移位,包括胃、肝脏等,进而增加腹内压力,导致食管裂孔扩大。这使得胃通过扩大的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形成食管裂孔疝。对于膈肌功能减弱引起的食管裂孔疝,可以考虑使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进行治疗,如莫沙必利片、多潘立酮片等。
2.腹内压增高
腹内压增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慢性便秘、妊娠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腹壁肌肉过度紧张,从而对膈肌产生向上推挤的作用,使食管裂孔扩大并导致疝的发生。针对腹内压增高的情况,建议患者采取适当的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变来缓解便秘,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及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
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障碍导致其无法有效防止胃内容物逆流回食管,当腹内压升高时,更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从而增加食管裂孔疝的风险。改善生活习惯,如减少饮酒、戒烟、控制体重等,有助于减轻症状。此外,还可以遵医嘱服用促动力药,如盐酸伊托必利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以增强食管蠕动,减少胃内容物的逆流。
4.肥胖
肥胖患者的腹部脂肪堆积会对膈肌造成压迫,影响膈肌的正常运动,进一步加重膈肌功能不全,导致食管裂孔疝的发生。肥胖者可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减轻体重,如低脂饮食和每天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
5.长期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引起平滑肌收缩,而长期吸烟会使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导致胃内容物上流入食管,增加食管裂孔疝发生的概率。为了身体健康,建议患者尽早戒烟。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接触二手烟,以免加重病情。
患者应定期复查胸部X光片或CT扫描,监测食管裂孔疝的变化情况。建议患者避免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等,以减少腹胀和不适感。
2024-03-05 04:40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胸骨后烧灼感和反酸:为最常见的症状。烧灼感从轻微的烧灼或饱胀不适至较剧烈的灼痛,多位于胸骨后(中或下1/3)、剑突下或两季肋区。疼痛可向颈部、背部、上胸、左肩及左臂放散。多于饱餐后0.5~1h发生,似于心绞痛。伴嗳气或呃逆,平卧、弯腰、咳嗽或饱餐后用力进气等致腹内压增高时可诱发或加重;直立位或呕吐后可减轻,多在餐后1h自行缓解。一般情况下,疝小者,往往疼痛偏重,而疝大者疼痛则较轻。常伴有反胃,有时反较多酸性胃内容
2015-02-04 22:45
举报向医生提问
食管由后纵隔通过膈肌后部的孔进入腹腔,此孔称为食管裂孔。胃贲门部及食管腹段或腹腔内脏经此裂孔及其旁突入胸腔,称为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s).食管裂孔疝是膈疝中最常见者,达90%以上。裂孔疝和返流性食管炎可同时,也可分别存在,认识并区别此二者,对临床工作十分重要。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因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俗称“烧心病”,因为正常情况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当反流人食管时灼烧或刺激食管而产生“烧心感”。常常发生于饭后,因为食管括约肌帐力减弱或胃内压力高于食管而引起。胃内容物长期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尤其是食臂下段黏膜而引起炎症,该病经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道裂孔疝等病并存,但也可单独存在。根据症状不同,分别属于中医“吞酸”、“吐酸”、“噎证”、“胸痹”等病证。)与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十二指肠溃疡;治疗非甾体类抗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维U颠茄铝胶囊Ⅱ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烧灼感、胃痛及慢性胃炎。
参松养心胶囊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用于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属气阴两虚,心络瘀阻证,症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盗汗,神倦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