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医温病伤寒病
补充说明:中医温病伤寒病
a******W 2015-02-07 20:5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中医温病伤寒病的治疗原则为辛凉解表。
中医温病伤寒病是由风邪入侵引起的外感疾病,辛凉解表可疏散风邪,使邪从外解,配合苦寒药物以清泄里热,从而达到祛邪外出的目的。
针对中医温病伤寒病的治疗需个体化考虑患者体质、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必要时还需结合现代医学诊断与治疗措施。
在中医学中,温病与伤寒均为常见外感病证,但两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均有所不同。因此,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严格区分两者,避免误诊误治。
2023-12-30 16:1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广义伤寒各种疾病的外因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狭义伤寒由冬令感受风寒所致.伤寒发病的内因为正气虚亏,如果素体虚弱,或劳倦饥饿 ,起居失常 ,寒温不适 ,房事不节 ,均可导致正气虚亏,易被外邪侵犯成病. 伤寒以六经为辨证纲领.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是人体手足十二经脉的统称.经脉内属于相关脏腑,外络肢节,在生理和病理上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六经辨证就是以经络脏腑生理和阴阳属性为基础,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病证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6个不同的类型(太阳病,阳明病 ,少阳病 ,合称为三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合称为三阴病),用以说明疾病的部位,性质,病机,病势趋向及其相互间的转化,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治疗伤寒应掌握辨证论治原则.伤寒六经病总的治则为祛除外邪,扶助正气.三阳病多属表证,热证,实证,以祛邪为主,三阴病多属里虚寒证,治法应以扶正为主.但伤寒病的诊治较为复杂,倘若误治,可致变证迭现.如太阳病虽有表邪,但不能发汗太过,否则津液耗伤,甚则汗多亡阳;太阳病表邪未解,不可误行攻下,否则可成痞证或结胸;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故汗,吐,下法皆在所禁;阳明病肠胃燥热,故禁发汗及利小便,以免重伤津液;阳明邪热在经,尚未与燥屎相合,不可过早攻下;少阴病阴阳皆虚,不可误汗,误下等等.
2015-02-07 20:54
举报向医生提问
腰痛宁胶囊
消肿止痛、疏散寒邪,温经通络。用于寒湿瘀阻经络所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炎、风湿性关节痛,症见腰腿痛、关节痛及肢体活动受限者。
左氧氟沙星片
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1.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包括产酶株所致者)。2.呼吸道感染,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3.胃肠道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4.伤寒。5.骨和关节感染。6.皮肤软组织感染。7.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荆防颗粒
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白痰。
肾炎康复片
益气养阴,补肾健脾,清除余毒。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毒热未清证者,表现为神疲乏力,腰酸腿软,面浮肢肿,头晕耳鸣;蛋白尿,血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