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医心火旺
补充说明:中医心火旺
a******W 2015-02-07 22:2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中医上讲心火旺主要是由于外感热邪、情志郁结、饮食不节、劳逸失度、久病体虚等原因引起的。心火旺的患者可以通过日常生活调理、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拔罐治疗等方式进行调理。
1、外感热邪
外感热邪通常是由于温热之邪侵袭人体,或由于长期食用辛辣、温燥的食物,导致体内热邪强盛,从而引起心火旺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导赤散、清营汤等药物进行调理。同时,患者还可以适当食用苦瓜、丝瓜等寒性食物进行调理。
2、情志郁结
情志郁结是指由于长期情绪抑郁,导致肝气无法疏解,郁结化火,从而引起心火旺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龙胆泻肝丸、柴胡舒肝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3、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是指长期食用肥甘厚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导致脾胃不能及时运化,郁而化火,从而引起心火旺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食物进行调理。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牛黄清心丸、朱砂安神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4、劳逸失度
如果患者长期劳累过度,可能会导致体内气血运行不畅,容易导致心神受损,从而引起心火旺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5、久病体虚
如果患者存在久病体虚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机体的阴液严重亏损,从而引起心火旺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改善体虚的情况。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建议患者注意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8-07-06 15:0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中医心火旺可以考虑饮食调理、中药调理、穴位按摩、情绪调节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包括增加苦寒降火食物如莲子、菊花茶等摄入量,减少辛辣刺激性食品的摄取。苦寒食物有助于清热解毒,缓解心火旺盛引起的烦躁不安等症状;而辛辣食物则可能进一步助长内热。
2.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可选用黄连、龙胆草等具有泻火功效的中药材配制成汤剂服用。这些药物能够平抑心火,改善因心火上炎所致的心烦不宁、失眠多梦等不适现象。
3.穴位按摩
选取百会穴、神门穴等穴位进行按摩,每次10-15分钟,每日1-2次。这些穴位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通过按摩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心火旺盛引起的各种症状。
4.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涉及采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来减轻压力,保持心态平衡。控制情绪波动有助于稳定体内激素水平,从而间接降低心火。此外,过度的压力反应可能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加剧焦虑和紧张感。
在中医诊断下进行上述治疗措施是必要的,以免误用药物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同时,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如电脑、手机等,以减少眼睛疲劳,保护视力。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也有助于缓解心火旺的症状。
2024-03-15 18:00
举报心火亢盛证,是指心火内炽,心神被扰所表现的证侯。常因七情郁结,气郁化火,或者火热之邪内侵,或嗜肥腻厚味以及烟酒等物,久而化热生火所致。
临床表现:心胸烦热,夜不成眠,面赤口渴,溲黄便干,或舌生疮,舌苔黄。
食疗可用带芯莲子煲汤,夏季吃莲子可以清心,败火,莲子心还可以拿来泡茶,还可以起到安神除燥的功效.
适当实用莲子不会对肝脏带来损害,但胃腹饱涨的时候不宜食用莲子。
阴虚火旺[临床表现]
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发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少寐,多梦,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知柏地黄丸
【处方】知母40g 黄柏40g 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等。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带酸苦。
【功能与主治】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注意事项】⑴忌油腻辛辣。⑵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其他剂型】知柏地黄丸(浓缩丸) 口服:每次8丸,每日3次。 知柏地黄片 每片0.37克。口服:每次5片,每日3~4次。
治宜滋阴降火,可根据症状选用六味地黄丸、青蒿鳖甲汤、百合固金汤、知柏地黄丸等。
2015-02-07 22:21
举报向医生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