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尿赤> 什么是尿赤

精选回答(2)

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擅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哮喘、肺气肿 、消化性溃疡、尿路感染、肾衰竭、肝功能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

提问

尿赤是指小便颜色深、尿量少、排尿时灼热刺痛的症状。

尿赤是中医病症名,通常是由于饮食不当、外感湿热、情志不畅、久病体虚等原因所引起,导致膀胱气化功能失常,热邪侵袭膀胱,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赤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小便颜色深、尿量少、排尿时灼热刺痛等症状。如果患者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会引起肾盂肾炎、肾结核、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三金片、热淋清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多喝水,勤排尿,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同时,患者还要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西红柿等,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23-07-24 05:07

举报

张立营 副主任医师 易县妇幼保健院

擅长:从事中医工作近30年,主要针对中医疑难杂症、男科疾病、常见皮肤病等有独到的见解。

提问

您好,出现您说的这种尿赤的情况,有可能是饮水少,也有可能是上火导致的,也有可能是泌尿系的问题引起的。建议您看泌尿内科,进行尿常规及泌尿系彩超检查,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可以适当多饮水,平时注意生活规律,慢慢就会改善的。祝您健康、幸福!

2018-09-07 16:52

举报

医生回答(2)

霍思瑜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尿赤是指尿液呈现红色或橙色,通常由于食物或药物引起的生理性因素,也可能是膀胱炎、肾结石等病理性原因导致的。如果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泌尿系统疾病。
尿赤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饮食中的色素摄入过多、药物副作用、泌尿系感染、肾脏疾病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血液或其他含铁物质进入尿液,使尿液颜色变红。尿赤的症状包括尿液呈红色或橙色,可能伴随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发热等症状。
为确定尿赤的原因,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尿常规分析、尿培养、B超检查、CT扫描等。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法有所不同。例如,对于感染性膀胱炎,可使用抗生素治疗;而肾结石则需采用排石药物或手术取石。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多饮水,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规律作息,以促进身体健康。

2024-03-21 00:05

举报

肖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尿的颜色和尿浓度和含有的物质有关系,如果您的饮食没有什么异常,比如吃的东西含有的色素比较多,或正在服用某种药物,那一般就是尿浓缩造成的,可能和冬天天气冷,喝的水比较少有关,没必要担心。 如果您还不放心,可以做一个尿常规检查,一般肾脏和泌尿系统的问题基本可以在这个检查中显露。液颜色与很多因素有关:饮水少,尿液容易发黄;劳累,休息不好或吃一些辛辣,油腻容易“上火”的食物尿液也会发黄;肝,肾功能不正常,尿液容易发黄;服用一些药物会引起尿液发黄,如维生素B类;泌尿系统炎症,尿液也可以发黄,但多伴尿路刺激症状.

2015-02-08 21: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赤

尿赤是指尿的颜色有些发黄,常见于上火,喝水少,吃莫些药物也会出现这种现象。一般单独不说明什么疾病,而是一种现象。

  • 症状起因:常人的尿色都是呈淡黄色的。天冷时多清澈,天热时多黄色,这与出汗和饮水多少有关,但也可以随着饮食而变化。如摄入偏酸性饮食时,尿色则深,如饮食偏碱,其尿色则淡。有时口服几片核黄素片药物,尿色也会呈现深黄。像这些尿色变化是极为短暂的,很快就能自行恢复。 黄褐色尿应区分是胆红素尿还是尿胆元尿。胆红素尿,常因肝内或肝外的胆道被炎症、肿瘤、结石堵塞,引起胆道压力增高、胆小管破裂、胆汁外溢,致使胆红素钠进入体循环。当胆红素钠超过一定量时,则发生胆红素尿。尿胆元尿,常因肝脏损伤,引起肠内吸收尿胆元增加,进入小便,则发生尿胆元尿。或者是溶血性贫血病人,因大量红血球被破坏后,使大量尿胆元经肠壁吸收进入门静脉循环,由于肝脏不能把过多的尿胆元变成胆红素,也发生尿胆原尿。

  • 可能疾病: 喉喑 急性黄疸型肝炎 肺热咳嗽 脾虚泄泻 风热头痛

  • 就诊科室:泌尿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