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医翼状胬肉
补充说明:中医翼状胬肉
a******W 2015-02-09 22:0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中医认为翼状胬肉是外感风热、燥热、肝阳、虚火等原因导致津液不足、目窍失养而引起的,患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外感风热
风热之邪侵袭人体,会导致热毒炽盛,蕴结于目,从而诱发翼状胬肉。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清热散结的中成药进行治疗,如龙胆泻肝丸、芎菊上清丸等。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2、燥热
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燥热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体内津液大量流失,从而诱发翼状胬肉。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调整饮食习惯,适当进食滋阴的食物,比如雪梨、银耳等。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桑叶、菊花等中药进行调理。
3、肝阳
肝阳上亢主要是由于肝肾阴亏、阴不制阳等原因引起的。患者一般会表现为眼睛干涩、发红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翼状胬肉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杞菊地黄丸、清眩片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4、虚火
虚火一般是指阴虚而导致火升的病理现象,可能与久病失调、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口干舌燥、眼睛红肿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翼状胬肉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5、津液不足
由于眼球表面覆盖着一层泪膜,如果泪膜蒸发过快,就会导致眼球干涩,长期如此就会引起阴虚火旺,导致出现翼状胬肉。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缓解眼睛干涩的症状。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耳穴疗法、穴位按摩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19-01-07 21:5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中医翼状胬肉可通过中药外敷、针灸疗法、穴位注射、激光治疗或手术切除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中药外敷
选用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功效的中药材配制成药膏或贴剂,局部外敷于患处。通过皮肤吸收发挥药物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眼部不适症状。
2.针灸疗法
选择特定经络上的穴位,使用细针刺激以激发体内气血流通,一般每次治疗30-60分钟。针灸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翼状胬肉的增长速度,并促进角膜上皮细胞修复。
3.穴位注射
选取特定穴位,在无菌条件下将药物如维生素B类、透明质酸钠等注入至深层组织中,通常为每周一次。此方法利用了腧穴的特异性及药物的作用原理来达到治疗效果;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循环状态并减缓翼状胬肉的发展进程。
4.激光治疗
采用特定波长的激光设备对受累区域进行精确照射,治疗时间依病情而定。激光能够精确地破坏异常组织而不损伤周围健康组织;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生物效应引起细胞凋亡,从而达到去除病变组织的目的。
5.手术切除
在全麻或局麻下进行,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包括切开胬肉头部、分离并完全移除胬肉组织。手术旨在彻底移除异常生长的组织以防止复发,并纠正视力模糊等问题。
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也有助于辅助控制翼状胬肉的发展。
2024-02-23 18:09
举报出现该情况仅仅依靠用药,只可以缓解症状,但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主要考虑选择正规医院,及时考虑手术处理,可以较好的改善目前的症状;中药的治疗效果比较有限,不建议过度使用。
2015-02-09 22:05
举报向医生提问
翼状胬肉(pterygium)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认为是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呈三角形,可侵犯角膜,单眼或双眼受累。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故名为翼状胬肉,中医称为“胬肉攀睛”。它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也是最为古老的眼病。它不仅可以眼刺激征及外观缺陷,还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多发生于室外工作者。可能与风沙、烟尘、阳光、紫外线等长期刺激有关。
拨云复光散
明目退翳,解毒散结,消肿止痛。用于暴发火眼,目赤肿痛,痧眼刺痛,目痒流泪,翼状胬肉;牙龈肿痛,喉舌红肿。
银杏叶提取物片
主要用于脑部、周边等血液循环障碍。1、急慢性脑机能不全及其后遗症:中风、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痴呆。2、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耳鸣、眩晕、听力减退、耳迷路综合征。3、眼部血流及神经障碍: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及神经障碍、老年黄斑变性、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4、末梢循环障碍:各种动脉闭塞症、间歇性跛行症、手脚麻痹冰冷、四肢酸痛。
松龄血脉康胶囊
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活血化瘀
人参固本口服液
滋阴益气,固本培元。用于阴虚气弱,虚劳咳嗽,心悸气短,骨蒸潮热,腰酸耳鸣,大便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