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腹泻病
补充说明:小儿腹泻病
a******W 2015-02-09 23:0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患者可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可有发热、呕吐、腹痛、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根据病程,腹泻病可分为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至2个月,慢性腹泻病程在2周以上。根据病因,腹泻病又可分为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根据病原体不同,又可分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恢复胃肠道正常功能、防治并发症。需要注意的是,患儿如需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擅自用药。
感染性腹泻需要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如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等。非感染性腹泻需要根据病因治疗,如过敏性腹泻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放射性腹泻应该避免接触射线等。同时,家长还需要注意患儿的饮食卫生,避免患儿摄入不干净的食物,患儿的餐具、毛巾、玩具等需要及时清洗、消毒。
除此之外,家长还需要注意患儿腹部的保暖,避免患儿腹部受凉,以免加重腹泻的症状。如果患儿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18-09-24 20:3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小儿腹泻病患儿可出现食欲减退的症状。
小儿腹泻病由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使胃酸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所以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
如果患儿还伴有呕吐、发热等症状,则需警惕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的风险。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和尿量变化,及时补液以预防脱水,并按医嘱给予合适的口服补盐溶液或调整饮食结构。
2024-02-14 10:20
举报"小儿腹泻的病因较复杂,发病机制也各不同.
(一)感染性腹泻
大多数病原微生物通过食入污染的水,食物或通过污染的手传播而进入消化道.当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大量的微生物侵袭并产生毒力时可引起腹泻.如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使小肠绒毛细胞受损,小肠粘膜回收水,电解质能力下降引起腹泻;同时,继发的双糖酶分泌不足,使肠腔内的糖类消化不完全,并被肠道内细菌分解,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进一步造成水和电解质的丧失,加重腹泻.细菌感染所致腹泻包括肠毒性肠炎,侵袭性肠炎.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不产生肠毒素及侵袭力,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二)非感染性腹泻
主要是由饮食不当引起,以人工喂养的患儿为主.当摄入食物的量,质突然改变超过消化道的承受能力时,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而堆积于小肠上部,使局部酸度减低,肠道下部细菌上移和繁殖,造成内源性感染和消化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加,引起腹泻及水电解质紊乱.
其他机制:如牛奶过敏,胰腺功能障碍,胰液缺乏等均可致慢性腹泻."
2015-02-09 23:02
举报向医生提问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小儿脾常不足,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
肠炎宁颗粒2克
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
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肠道疾病和肠道功能紊乱,如肠易激综合征、非感染性腹泻、肿瘤治疗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和放化疗性肠炎;亦可促进创伤或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1.厌食和其相关的疾病-因代谢应激,如创伤或烧伤而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经性/精神性疾病或损伤-意识障碍-心/肺疾病的恶病质-癌性恶病质和癌肿治疗的后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2.机械性胃肠道功能紊乱-颌面部损伤-头颈部癌肿-吞咽障碍-上消化道阻塞,如食管狭窄;3.危重疾病-大面积烧伤-创伤-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4.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5.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
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
1.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2.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3.用于治疗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4.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5.用于治疗顽固性水肿; 6.用于治疗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