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手脚冒冷汗
补充说明:手脚冒冷汗
a******W 2015-02-10 18:2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手脚冒冷汗可能是阳虚、气血不足、阴虚、脾虚、湿热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1、阳虚
阳虚是指人体阳气不足,使温煦功能减弱,出现一系列寒证,可能与长期劳累、饮食不当、久病不愈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手足不温、畏寒肢冷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艾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2、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可能是先天体质虚弱、饮食不节、情绪波动大等因素导致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手脚冒冷汗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八珍颗粒、归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红枣、枸杞等食物进行调理。
3、阴虚
阴虚是指体内阴液不足,无法制约阳热,导致阳热过于炽盛,患者可能会出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盗汗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4、脾虚
脾虚是指由于脾脏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病理现象及症候。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大便稀溏、面色萎黄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手脚冒冷汗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鲫鱼汤、猪肚汤等食物进行调理。
5、湿热
湿热是指湿热蕴结体内,脏腑经络运行受阻,患者可能会出现身热不扬、头身困重、食少、腹胀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手脚冒冷汗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甘露消毒丸、葛根芩连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8-11-12 11:0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手脚冒冷汗可以考虑生活方式调整、中药调理、植物神经调节剂、抗焦虑药、维生素B12补充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1.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充足睡眠,旨在改善整体健康状况。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不适症状如手脚冒冷汗的发生频率。
2.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根据体质辨识结果配制汤方或丸散,患者需按医嘱服用一定周期。传统中医学认为手脚冰凉多由气血不足引起,通过补益气血来改善血液循环及脏腑功能;现代研究也证实某些草本具有扩张微血管作用。
3.植物神经调节剂
植物神经调节剂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以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该类药物能够缓解因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导致的手脚冰冷和出汗现象。例如盐酸阿罗洛尔片能降低心率和血压,减轻心脏负荷,从而间接改善循环状态。
4.抗焦虑药
抗焦虑药通常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具体剂量和频次取决于药品类型和个体差异。这类药物可有效缓解由焦虑引起的自主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所致的手脚冒冷汗。例如舍曲林片能增加5-羟色胺受体介导的细胞内信号传递,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
5.维生素B12补充
维生素B12可通过口服或注射方式给予,具体剂量和疗程依据医生处方而定。此物质对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缺乏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出现手脚麻木等症状。适量摄入外源性维生素B12可以帮助恢复神经传导速度和功能。
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特别是下肢部位,以免加重不适症状。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4-01-18 21:54
举报你好,考虑是存在肾阳虚的问题。最好是去看下中医调理一下。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可服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右归丸等治疗.多食如籼米、狗肉、羊肉、鸡肉、猪肚、淡莱、韭菜、辣椒、刀豆、肉桂等。手脚多汗,医学上称做为“局限性多汗症”,一般采用维生素B1,谷维素,安定片等.如果汗出很多,可适当服一些阿托品或普鲁本辛等抗乙酰胆碱药.安定和抗乙酰胆碱药有一定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故临床上多配合中医治疗.
2015-02-10 18:21
举报向医生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