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实性心动过缓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实性心动过缓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心率监测、起搏器植入、心肺复苏术、阿托品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充足睡眠,旨在改善心脏健康。通过优化生活习惯,可提高心脏功能和身体耐力,进而支持正常的心率范围。
2.心率监测
心率监测涉及使用便携式设备定期测量心跳频率,以评估日常活动对心率的影响。心率监测有助于识别可能导致心动过缓的生活方式因素及可能需要调整的内容。
3.起搏器植入
起搏器植入手术是一种介入性治疗,在局部麻醉下将电子装置放置于胸壁下方,通过电池供电的微小电子器械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跳动。起搏器能够维持并调节不齐心跳,纠正心动过缓及相关症状。
4.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是在发生心跳骤停时立即进行的一种紧急救护措施,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此措施旨在恢复血液循环和通气,防止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因缺氧而受损。
5.阿托品
阿托品是一种抗胆碱药物,可通过口服、注射等方式给药,作用时间从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阿托品能阻断迷走神经反射,提高窦房结节律,增加心率,适用于治疗突发性心动过缓。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对于存在心血管风险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者,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

2024-03-10 15:46

举报

医生回答(1)

郑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
建议去大型医院就诊,做好详细的检查,如心率低于每分钟5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或可考虑安装起搏器。

2015-02-11 18: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心动过缓 (心律失常)

心动过缓是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类型。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这个疾病经常被很多人所忽视.

  • 症状起因:引起心动过缓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的表现为有不适症状的心跳慢。病因多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或使用了有减慢心率作用的药物(如倍他乐克、异搏定、洋地黄类药物、利血平等)。 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为心跳有较长时间的停搏。引起这种情况的病因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先天性房室传导组织、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时间超过3秒是非常危险的,可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对于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尤其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或心跳停搏在3秒以上,或伴一过性眼黑、晕厥者应进行积极的治疗。

  • 可能疾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 白喉性心肌炎 窦性心动过缓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心胸

推荐医生更多

李翠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李桂娟 主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