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痰饮> 痰饮湿浊

精选回答(1)

郑湘宏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中医呼吸如慢性咳嗽、过敏咳嗽、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肿瘤等;消化道病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慢性结肠炎;老年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骨关节病如膝关节病、颈肩腰腿痛、骨质疏松症。

提问

痰饮湿浊是中医的一种病症,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环境湿冷、脾虚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长期食用肥甘厚腻的食物,如肥肉、炸鸡等,可能会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从而引起痰饮湿浊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六君子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2、环境湿冷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体内湿气过重,从而引起痰饮湿浊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调整居住环境,可以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3、脾虚

脾虚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过度劳累等因素引起的,会导致脾脏运化功能失调,从而引起痰饮湿浊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进行调理。饮食上,患者可以适当食用山药、莲子、薏米等食物进行调理。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注意劳逸结合。同时,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不适症状。若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19-04-03 21:25

举报

医生回答(2)

吴萍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痰饮湿浊可通过健脾祛湿、化痰止咳、理气和胃、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健脾祛湿
通过中药调理、饮食调整及适量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如茯苓、白术、山药等药材进囗服用来健脾益气,配合薏苡仁、芡实等食材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此方法旨在增强脾胃运化水液的能力,减少体内湿邪积聚,从而缓解痰湿症状。上述食物具有补脾益气的作用,有助于促进水液代谢,进而减轻痰湿症状。
2.化痰止咳
可选用杏仁、半夏、厚朴等药物组成方剂,能够有效缓解咳嗽、痰多等症状。因为这些药物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对于因痰湿所致之咳嗽有良好效果。
3.理气和胃
可通过服用香砂六君子汤来实现,其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补气、燥湿、和胃的功效。本方主治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淡苔白滑等症候。该方能调畅气机,使脾气健运,从而达到消除痰湿的目的。
4.清热解毒
可使用黄连解毒汤进行治疗,其中包含黄连、黄芩、栀子、连翘等成分。此方具有清热解毒功效,适用于治疗湿热蕴结所引起的痰湿证。方中诸药合用,共奏泻火解毒、除湿消肿之效。
5.活血化瘀
可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包括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枳壳、桔梗、柴胡、甘草、牛膝、地龙等药物。此方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适用于治疗痰湿凝滞所引起的胸痹心痛、失眠多梦、眩晕、头痛、心悸怔忡、急躁易怒等症。方中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当归、川芎等养血疏肝;牛膝引血下行。
针对痰湿体质者,应避免食用油腻、寒凉、生冷的食物,以免助湿碍脾,影响病情恢复。

2024-01-26 02:12

举报

李茂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痰饮聚集胃膈则胸胁支满,水饮在胃肠中走动故沥沥有声;水饮停聚于胃,则胃气上逆,故呕吐清稀痰涎;水聚胃中,故口不渴;脾不为胃行其津液则津液不能滋润四旁,故又口渴;胃中停饮,故口渴而不欲饮;水饮上逆,阳气不升,则头目眩晕;水饮上凌心肺,则心悸气短。湿盛则苔滑、脉滑。痰阻则脉弦脉迟,阳虚则寒,寒则苔白。

2015-02-17 14:4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痰饮

痰饮是痰和饮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 多发人群:青壮年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

推荐医生更多

周继友 主任医师

提问

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孙彩珍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

崔东旭 医师

提问

郑州甲乳专科医院

刘建国 副主任医师

提问

郑州甲乳专科医院

裘维焰 主任中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丁国安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