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术后肠粘连原因
补充说明:术后肠粘连原因
a******W 2015-02-17 16:5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术后肠粘连可能由外伤导致的腹壁缺损未及时修复、手术后感染、术后早期活动量减少、腹部手术后组织损伤、术后肠道血供不足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外伤导致的腹壁缺损未及时修复
外伤导致的腹壁缺损未及时修复会导致腹腔内脏器暴露于外界环境中,增加感染风险,进而引起肠粘连。对于外伤导致的腹壁缺损未及时修复引起的肠粘连,应尽早进行修补术以防止进一步的并发症发生。
2.手术后感染
手术后感染是由细菌或其他病原体侵入腹腔引起的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刺激可导致周围组织纤维化和粘连形成。针对手术后感染引起的肠粘连,抗生素治疗是关键,如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等药物治疗。
3.术后早期活动量减少
术后早期活动量减少会影响肠道血液循环,使肠道蠕动减弱,从而影响消化功能,可能导致食物残渣滞留,产生气体并加剧肠粘连。为了促进术后恢复,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增加活动量,如轻柔的腹部按摩或适当的步行。
4.腹部手术后组织损伤
腹部手术过程中会对腹壁肌肉造成一定的损伤,如果术后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伤口愈合不良,进而诱发肠粘连的发生。对于腹部手术后组织损伤引起的肠粘连,可通过营养支持疗法来缓解,包括提供高蛋白饮食,必要时使用静脉营养支持。
5.术后肠道血供不足
术后肠道血供不足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手术操作不当、术后感染等。当肠道血供不足时,会导致肠道黏膜受损,易发生粘连。改善术后肠道血供不足的措施包括优化麻醉管理、预防术后感染以及使用促进肠道血液循环的药物,如前列地尔注射液、米力农注射液等。
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肠粘连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合理膳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2024-03-19 22:5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肠粘连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管与肠管之间,肠管与腹膜之间,肠管与指导腹腔内脏器之间发生的不正常粘附.从粘连特征来讲有膜状粘连和索带状粘连两种情况;从粘连的本质来讲有纤维蛋白性粘连和纤维性粘连两个类型.意见建议:肠粘连患者不宜吃硬食 肠粘连是一种顽疾.肠粘连患者的自我保护就是相信和依靠自己在战胜疾病方面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两方面:注意饮食禁忌和注意治疗效果. 在饮食方面应当注意:不吃硬食,粘食以及纤维丰富的食物,不吃冷食,不喝冷饮,尽可能吃粥,馒头,蛋糕,奶类,豆浆等软食和流食.还要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坚持做到每餐后都要俯卧一小时.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消化吸收,避免进食不当或食物在粘连部位的狭窄肠管处受阻而导致病情加重.
2015-02-17 16:55
举报向医生提问
在第六周的胚胎,中肠远侧支对系膜缘出现一个锥形盲囊,即盲肠和阑尾的原基。盲囊的尖端渐成长为阑尾。於第十周,脐带内的中肠返回腹腔,并开始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出生时共旋转270°,原左下方的盲肠和阑尾旋转到右髂部。如中肠不旋转或旋转不全,盲肠和阑尾则位於左下腹原位或转位途中的某一部位,即形成异位阑尾。异位阑尾的另一原因是中肠固定不完全致盲肠和阑尾处於游离状态。异位阑尾有以下几种:①不转位畸形:小肠位於右侧,结肠位於左侧,盲肠和阑尾异位在左下腹;②旋转不完全:盲肠和阑尾异位於旋转途中的某一部位,如左上腹或肝下,后者也称高位阑尾;③升结肠固定不全:盲、升结肠固定不全致阑尾位置多变;④反向转位:极罕见。中肠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小肠全位于左侧,升结肠位于右侧,少数情况下,盲肠和阑尾位于中位。在阑尾异位中可见另一种情况,即阑尾位于盲肠后方的腹膜外,这是由于在盲肠伸长下降过程中阑尾转向盲肠后腹膜外所致。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