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耳鼻喉科> 咽炎> 说话流涎治疗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说话流涎治疗可以采用语言疗法、吞咽功能训练、生物反馈治疗、针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语言疗法
语言疗法通常由持牌言语-语言病理学家指导,通过个体或小组会话形式开展,旨在改善沟通能力。此措施针对可能影响流涎的神经障碍或损伤提供专业支持;言语-语言病理学家设计定制方案以增强发音清晰度及减少口水分泌量。
2.吞咽功能训练
吞咽功能训练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一系列针对性练习,包括口腔运动协调、吞咽反射强化等。此措施有助于恢复或改进受损的吞咽功能,从而控制唾液分泌过多现象;适合因脑卒中或其他神经系统疾患导致吞咽困难者。
3.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涉及使用传感器监测身体状态如肌肉活动,并将信息传递给患者以便其学习控制这些过程;治疗周期依个案而定。该技术帮助个体认识并控制可能导致流涎的生理反应;对因压力引起口干有积极效果。
4.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通常在中医师操作下,在特定穴位施以细针刺激;疗程长短视病情需要而定。传统中医学认为,某些经络受阻或是气血不畅可能会引发口水分泌异常;针灸可调节经络、平衡体内阴阳,从而缓解相关不适。
在实施上述治疗措施的同时,建议减少摄入辛辣、酸性食物,以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从而降低流涎的发生。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清洁舌苔,也有助于减轻流涎的症状。

2024-02-02 11:46

举报

医生回答(1)

王春晓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流口水见于各种口腔炎、舌炎和咽炎、扁桃体炎都可以刺激唾液腺,引起流口水,当疾病痊愈后,不再流口水。持久的流口水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建议去医院检查确诊病因在治疗。

2015-02-18 22: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流涎

流涎,是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1岁左右的婴儿,常发生于断奶前后,是一种以流口水较多为特征的病症。

  • 症状起因:流涎的原因很多,一般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1.现代医学认为,当患口腔黏膜炎症以及神经麻痹、延髓麻痹、脑炎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时,因唾液分泌过多,或吞咽障碍所致者,为病理现象。由于婴儿的口腔浅,不会节制口腔的唾液,在新生儿期,唾液腺不会发达,到第五个月以后,唾液分泌增加,六个月时,牙齿萌出,对牙龈三叉神经的机械性刺激使唾液分泌也增多,以致流涎稍多,均属生理现象,不应视做变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深度增加,婴儿能吞咽过多的唾液,流涎自然消失。2.病理性流涎是指婴儿不正常地流口水,常有口腔炎、面神经麻痹,伴有小嘴歪斜、智力下降等。另外,唾液分泌功能亢进、脾胃功能失调、吞咽障碍、脑膜炎后遗症等均可引起病理性流涎。如果到了2岁以后宝贝还在流口水,就可能是异常现象,如脑瘫、先天性痴呆等。

  • 可能疾病:胆碱能性荨麻疹  小儿流涎症  手足口病  福尔马林中毒  高锰酸钾中毒  

  • 常见检查: 脑脊液神经肽  血锑  

  • 就诊科室:普外科、口腔

推荐医生更多

龚树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孟广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

宋海涛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冯云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李五一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冯益进 主任医师

提问

合肥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