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脑出血>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需要通过开颅手术进行治疗。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由于颅内静脉窦附近的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后未能完全吸收所致,导致硬膜下腔扩大压迫脑组织。此时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有限,为避免进一步加重症状和并发症风险,建议采取开颅手术的方式直接处理病变部位。
如果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颅内感染等情况时,应谨慎考虑是否进行开颅手术,以减少术后并发风险。
在诊断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时,应注意排除可能引起类似表现的其他疾病,以免误诊。同时,对于确诊者而言,在治疗期间要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利于身体恢复。

2024-02-03 11:05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学庆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大脑内的硬膜下出血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看出血量的多少及病者出现的临床症状来决定治疗方案。一般出血量小及病者的一般情况良好的话就建议先采取保守(药物)治疗。人脑部淤血的原因不好说.脑出血不一定都是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畸形也可能引起的.如果你做手术前没有脑部症状,一般很少会引起脑出血的.你这个情况可以申请医疗鉴定.但具体是不是医疗事故需要等鉴定结果的.如果病人有原发病,是可能引起脑出血的.祝健康!!

2015-02-25 20:5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出血热 (规范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