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双下肢间歇性跛行
补充说明:双下肢间歇性跛行
a******W 2015-02-26 18:5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双下肢间歇性跛行可能是由于腰椎管狭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静脉曲张等原因导致的。
1、腰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是由先天性和后天性等因素引起的。腰椎管狭窄会导致神经受到压迫,造成下肢神经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双下肢间歇性跛行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1等药物进行治疗。
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导致肢体慢性缺血的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主要包括下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等。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
3、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髓核突出压迫到神经根,导致神经根支配区出现肌肉的酸痛或者是放射性疼痛,从而出现双下肢间歇性跛行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1等药物进行治疗。
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神经受到损伤,造成下肢神经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甲钴胺等药物进行治疗。
5、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由于下肢静脉瓣膜功能障碍,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引起下肢静脉血管内压力增大,导致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平时应注意控制血糖,清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8-09-19 10:46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双下肢间歇性跛行可以考虑生活方式干预、抗凝治疗、抗高血压治疗、降脂药物、腰椎微创手术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血管状况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1.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以及保持健康体重等行为改变。通过上述方式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及降低心脏负荷,进而缓解因动脉硬化引起的双下肢间歇性跛行。
2.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通常使用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来预防血栓形成。针对双下肢间歇性跛行中可能存在的深静脉血栓风险提供保护作用。
3.抗高血压治疗
抗高血压治疗涉及长期服用降压药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控制血压有助于减少血管壁压力,防止狭窄进一步发展,从而减轻双下肢间歇性跛行的症状。
4.降脂药物
降脂药物旨在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来管理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控制血脂水平对改善双下肢间歇性跛行有积极作用。
5.腰椎微创手术
腰椎微创手术是一种小型切口进入脊柱内部进行减压或稳定化操作的方法。对于由腰椎管狭窄压迫神经根所致的双下肢间歇性跛行,此方法可直接解决原发问题。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此外,建议采取适当的营养支持治疗,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下肢微循环的恢复。
2024-01-04 19:10
举报间歇性跛行就是病人在不走路的时候没有明显的不适,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会出现酸胀不适感,以致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休息一段时间后这种不适感消失,又可以继续走路。在临床上我们把这种症状称之为间歇性跛行。
2015-02-26 18:56
举报向医生提问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狭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的总称,常见的有:1、动脉粥样硬化;2、动脉中层钙化;3、小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3种。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动脉硬化中常见的类型,为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主要病因。包括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动脉硬化、颈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等。
多发人群:青少年时期发生,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
典型症状: 头晕 头痛 胸痛 动脉呈多处伸长扭曲状 心音异常
临床检查: 头晕 头痛 胸痛 动脉呈多处伸长扭曲状 心音异常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