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什么叫母乳性黄疸
补充说明:什么叫母乳性黄疸
a******W 2015-02-27 14:4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的一种高胆红素血症,其发生机制与母乳中的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有关。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是因为母乳中含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该酶能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使胆红素易于被肝脏摄取和排泄。但新生儿肝肠循环发育不完善,无法有效代谢结合胆红素,导致血液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进而引起黄疸。母乳性黄疸通常表现为皮肤和眼白部分发黄,可能伴有轻微食欲减退、睡眠不安等症状。
诊断母乳性黄疸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清胆红素检测以评估胆红素水平;此外,还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查观察肝脏和胆囊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轻度的母乳性黄疸无需特殊治疗,可自行消退。对于严重的病例,可以遵医嘱使用光照疗法来降低胆红素水平。
母乳性黄疸是自限性疾病,不必过于担心,但应密切监测婴儿的胆红素水平,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2024-03-07 08:50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黄疸是每个小孩必须经历的过程,父母也不用过分担心,听医生的建议,按时给孩子吃药和护理。很快就会好的。
下面是新生儿出现黄疸的详细说明:(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揭开黄疸的神秘面纱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内可能出现皮肤黄染,这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沉积在皮肤 表面所致,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寿命短,易被破坏,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新生儿发生黄疸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果是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处理就可以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使胆红素的代谢出现异常,它发生在新生儿的特定时期,使生理性黄疸明显加重,并容易与生理性黄疸相混淆。病理性黄疸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黄疸可由细菌和其他病原体感染所致,如病毒、梅毒螺旋体、弓形虫等;非感染性黄疸有溶血性黄疸、胆道闭锁和遗传性疾病等。
除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外,还有一种新生儿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其特点为:黄疸程度较生理性高,黄疸持续时间长,有的可持续三个月之久。但婴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引起黄疸的其他病因可发现。停喂母乳后3天,黄疸下降明显。母乳性黄疸与肠道重吸收胆红素有关。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胆红素脑病。但值得注意的是:要诊断母乳性黄疸必须首先排除病理性黄疸!
2015-02-27 14:49
举报向医生提问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多发人群:婴幼儿
典型症状: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临床检查: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5000元)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