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月经量多> 月经过多> 暑湿感冒中药方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暑湿感冒可以选用藿香正气水、午时茶、清开灵口服液、板蓝根颗粒、荆防败毒散等中药方进行治疗。由于感冒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以确保安全有效。
1.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中含有苍术、陈皮、厚朴等中药成分,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该药物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症状。服药期间忌烟酒以及辛辣生冷的食物。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2.午时茶
午时茶适用于缓解暑湿感冒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身困、无汗、胸闷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本品含大黄、薄荷脑,因此服药后应避免驾驶车辆及进行机械操作。
3.清开灵口服液
清开灵口服液由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连等组成,具有镇静安神、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出现高热不退、烦躁不安等症状的暑湿感冒患者,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对酒精过敏者禁用。
4.板蓝根颗粒
板蓝根颗粒主要由板蓝根组成,辅料为糊精,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存在咽喉肿痛、口咽干燥等症状的暑湿感冒患者而言,可以起到较好的疗效。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荆防败毒散
荆防败毒散由荆芥、防风、茯苓、柴胡、前胡、枳壳、羌活、独活、川芎、甘草组成,具有发汗解表、祛风除湿的功效。对于暑湿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怕冷、肢体酸痛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运动员慎用。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症状如胸闷、心悸等应去医院就诊。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使用。暑湿感冒患者平时要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恢复。

2024-01-10 00:37

举报

医生回答(1)

姚莉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阿胶补血膏:
药物组成为阿胶、熟地黄、党参、黄芪、枸杞子、白术等,其冲剂、口服液等制剂功用相同。功能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口服每次15-30克,早、晚各1次,温开水冲服。本品为温补之剂,风感冒,消化不良瘀滞者忌服。
参苓白术散:
药物组成为人参、山药、茯苓、炒白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等。具有补益脾胃之功效。口服每次4-石克,每日2-3次。
人参健脾丸:
由人参、白术、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陈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实、薏苡仁、当归、枳壳等药物组成。功能健脾养胃,消补兼施。口服每次6-12克,每日2次。
阿归养血颗粒:
由当归、阿胶、茯苓、党参、黄芪、白芍、川芎、熟地黄、炙甘草等药物组成。功能补养气血。服法:颗粒冲剂,每次10克;糖浆剂,每次15毫升;均为每日3次。
附子理中丸:
含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中药。口服每次6—9克,每日3次。孕妇慎用。
对于中药,一贯都知道其见效比较的蛮且熬制起来费时。若有时间和精力,你还是可以试一下上述的中药方子的。
现在很多脾胃虚热的患者更倾向于下面的调理方式:
1、神养
心情愉快,性格开朗,不仅可以增进机体的免疫力,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时还能促进身体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来,使得皮肤红润,面有光泽。所以,应该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
2、睡养
保证有充足睡眠及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并做到起居有时、娱乐有度、劳逸结合。要学会科学生活,养成现代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熬夜,不偏食,不吃零食,戒烟限酒,不在月经期或产褥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同房等。
3、动养
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生育过的女性,更要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每天至少半小时。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游泳、跳舞等,可增强体力和造血功能。
4、食养
日常应适当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优质蛋白质、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铜等)、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食物。
5.润之尔康雪彦茶
润之尔康雪彦茶将补血与补气结合在一起,气血双补,从根源上补血,对改善贫血、强身健体、美容养颜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利于补血效果的长久持续。气血双补,固本正源。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功能的作用。并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安全可靠,不论怎样服用都不会出现恶心、呕吐、厌食、腹胀等副作用。是纯天然绿色补血益气保健食品。
此外,还应该根治出血病症。女性患有月经过多、月经失调以及肠寄生虫病、萎缩性胃炎、上消化道溃疡、痔疮或反复鼻出血等疾病时,均要及早就医,尽快根治。防止过多流产,可少消耗许多血液,也是血虚体质女性调养的一项重要条件。

2015-02-27 17:1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见症多端,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对此症的治疗应本着清热不碍利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应用三仁汤加减,常加冬瓜皮、茵陈,使湿祛热清,脾胃安和。湿热下痢多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若出现黄疸之症,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

推荐医生更多

张景润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

吴建龙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

李科珍 副主任医师

提问

云南妇科医院

张贵宇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张金玉 主任医师

提问

东莞广济医院

孙彩珍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