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输尿管结石的形成
补充说明:输尿管结石的形成
a******W 2015-02-27 19:4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输尿管结石的形成可能与尿液浓度增加、尿路梗阻、尿路感染、代谢异常、长期卧床不动等因素有关,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患者应尽快就医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尿液浓度增加
当饮水量减少时,会导致尿液中的矿物质和晶体过度饱和,从而促进结晶体的形成和生长。增加水分摄入量是缓解尿液浓度的有效方法,如饮用足够的水、电解质饮料等。
2.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可能导致尿液流动受阻,滞留于输尿管内,使尿液中的钙盐沉积而形成结石。对于存在尿路梗阻的患者,需要及时解除梗阻以防止结石进一步发展。例如使用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等药物进行治疗。
3.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可能引起炎症反应,导致黏膜损伤和上皮细胞脱落,这些细胞可以作为晶核参与结石的形成。抗生素治疗是解决细菌性尿路感染的关键步骤。常用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类(头孢克肟)、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等。
4.代谢异常
某些代谢异常,如高草酸尿症、高钙尿症等,可影响尿液中矿物质的比例,促进结石形成。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有助于改善代谢异常。如限制富含草酸的食物(菠菜)、高钙食物(牛奶),并保持规律运动。
5.长期卧床不动
长期卧床不动会导致尿液在输尿管内滞留时间延长,增加结石形成的概率。鼓励患者多喝水、勤排尿,必要时遵医嘱服用柠檬酸钾颗粒、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等药物预防结石发生。
建议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监测结石大小变化。同时,应避免长时间憋尿,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
2024-03-13 23:4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1.预防和治疗泌尿系统感染 2.治疗引起尿路结石形成的某些原发病 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如甲状膀腺腺瘤、腺癌或发生增生变化)会引起钙磷代谢异常而诱发磷酸钙结石。为此,患者应首先治疗甲状旁腺疾患。3.多饮水。4.注意营养和膳食 不要大吃大喝,限制超量营养。因为大吃大喝多为高蛋白、高糖和高脂肪饮食,这样会增加形成的危险性。平时应多吃些粗粮和素食。如果是结石患者,结石治愈以后,对于草酸盐结石患者,为了预防结石复发,应避免吃含草酸较高的食物,如菠菜、香菇、土豆、栗子、浓红茶、咖啡、巧克力、西红柿、草莓、柿子、杨梅等。如果是尿酸盐的患者,应注意尽量少吃含尿酸较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产品红茶、咖啡、巧克力和花生等。磷酸钙结石的患者,少食含钙较多的食物,如牛乳等。
2015-02-27 19:41
举报向医生提问
输尿管结石绝大多数来源于肾脏,多为单侧结石,多发生于中年,男性较女性为高,结石成因及成分与肾结石相似。结石常见于以下部位:①肾盂输尿管连接部;②输尿管跨越髂血管部位;③女性输尿管经过子宫阔韧带的基底部,男性输精管跨越输尿管处;④输尿管膀胱壁段包括膀胱开口处。主要的继发病变有尿路梗阻、感染和上皮损伤、癌变等,较大或表面粗糙的结石,易嵌顿于输尿管狭窄部位致严重梗阻,肾功能损害,严重的双侧输尿管结石甚至引起肾功能衰竭。
尿石通丸
清热祛湿,行气逐瘀、通淋排石。适用于气滞湿阻型尿路结石以及震波碎石后者。
匹多莫德颗粒剂
本品为免役刺激剂(immunostimulant),适用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1.呼吸道反复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2.耳鼻喉科反复感染(鼻炎、鼻窦炎、耳炎、咽炎、扁桃体炎);3.泌尿系统反复感染;4.妇科反复感染;可用于预防感染性期病症,缩短病程,减轻疾病的严重度,减少反复发作次数,也可作为急性感染时抗菌药物治疗的辅助用药。
甲磺酸溴隐亭片
内分泌系统疾病:泌乳素依赖性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育症(伴随高或正常泌乳素血症)、闭经(伴有或不伴有溢乳)、月经过少、黄体功能不足和药物诱导的高泌乳激素症(抗精神病药物和高血压治疗药物)。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与抗雌激素联合运用(如:氯底酚胺)治疗无排卵症。高泌乳素瘤:垂体泌乳激素分泌腺瘤的保守治疗,在手术治疗前抑制肿瘤生长或减小肿瘤面积,使切除容易进行;术后可用于降低仍然较高的泌乳素水平。肢端肥大症:单独应用或联合放疗、手术等可降低生长激素的血浆水平。抑制生理性泌乳:分娩或流产后通过抑制泌乳
卡培他滨片
FDA批准治疗对普通疗法具有抗药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联合泰素帝治疗晚期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