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腿部韧带
补充说明:腿部韧带
a******W 2015-02-28 08:5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腿部韧带主要有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腘绳肌等,韧带是维持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组织,如果出现韧带损伤,会引发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需要根据具体损伤的严重程度,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案。
1、内侧副韧带
内侧副韧带主要位于膝关节内侧,是属于膝关节内部的韧带,由于内侧副韧带主要位于膝关节内侧,所以在运动过程中,如果膝关节过度屈伸,容易引起内侧副韧带损伤,从而引发膝关节内侧疼痛、肿胀等症状。如果只是轻微损伤,可以通过石膏固定的方法治疗,如果损伤比较严重,需要采用关节镜手术修复。
2、外侧副韧带
外侧副韧带主要位于膝关节外侧,是属于膝关节外侧的韧带,由于外侧副韧带主要位于膝关节外侧,所以在运动过程中,如果膝关节过度屈伸,容易引起外侧副韧带损伤,从而引发膝关节外侧疼痛、肿胀等症状。如果只是轻微损伤,可以通过石膏固定的方法治疗,如果损伤比较严重,需要采用关节镜手术修复。
3、前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主要位于膝关节前侧,是属于膝关节前侧的韧带,由于前交叉韧带主要位于膝关节前侧,所以在运动过程中,如果膝关节过度屈伸,容易引起前交叉韧带损伤,从而引发膝关节前侧疼痛、肿胀等症状。如果只是轻微损伤,可以通过石膏固定的方法治疗,如果损伤比较严重,需要采用关节镜手术修复。
4、后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主要位于膝关节后侧,是属于膝关节后侧的韧带,由于后交叉韧带主要位于膝关节后侧,所以在运动过程中,如果膝关节过度屈伸,容易引起后交叉韧带损伤,从而引发膝关节后侧疼痛、肿胀等症状。如果只是轻微损伤,可以通过石膏固定的方法治疗,如果损伤比较严重,需要采用关节镜手术修复。
5、腘绳肌
腘绳肌主要位于大腿后侧,是属于股四头肌的其中之一,由于腘绳肌主要位于膝关节后侧,所以在运动过程中,如果膝关节过度屈伸,容易引起腘绳肌损伤,从而引发大腿后侧疼痛、肿胀等症状。如果只是轻微损伤,可以通过休息、冰敷等方法治疗,如果损伤比较严重,可以通过手术修复。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好腿部韧带,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以免引起韧带损伤。如果出现韧带损伤,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红外线疗法、微波疗法等物理方法进行治疗。
2018-03-07 07:1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腿部韧带疼痛可能表明存在轻微损伤,但如果伴有肿胀、不稳定感、关节积液或活动受限,则应尽快就医以进行评估和治疗。
1.疼痛
当出现韧带损伤时,会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炎症浸润,渗出,纤维化,粘连,机化,挛缩等,这些都可能刺激神经末梢而引发疼痛。疼痛通常位于受伤的韧带附近,可能伴有刺痛或钝痛感。
2.肿胀
肿胀主要是由于腿部韧带损伤导致周围软组织出血和液体积聚引起的。肿胀通常发生在受伤区域,可能会感到紧张或压痛。
3.不稳定感
不稳定感源于受损韧带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作用,使关节结构变得不稳固。这种感觉可能在行走或改变体位时更为明显。
4.关节积液
关节积液可能是由于韧带损伤导致滑膜炎,进而引起关节腔内液体分泌增多的情况发生。患者会发现关节处有明显的肿胀现象,同时还会伴随皮肤温度升高的情况发生。
5.活动受限
活动受限是因为受伤后肌肉保护性痉挛以及关节周围的肿胀压迫所致。患者会出现关节不能正常屈伸的现象,严重者甚至无法站立或行走。
针对腿部韧带损伤的症状,建议进行MRI或超声波检查以评估韧带状况。治疗措施包括物理疗法如拉伸和强化练习,严重时需要手术修复。在康复过程中,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避免吸烟,因为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伤口愈合。
2024-02-25 23:38
举报韧带是连接两块骨头的组织.最常见的韧带拉伤有两种:踝关节外侧的韧带拉伤,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歪了脚;和膝关节的韧带拉伤.
1.休息,马上停止运动,不要让受伤的关节再负重
2.冷敷.冰块或者其它冷敷可以帮助减少疼痛和肿胀,因为降低温度可以减少血液循环.每次冷敷15到20分钟,每天三到四次.
3.压迫.用绷带或其他办法压迫受伤局部可以减少出血,淤血.绷带产的紧度要适中,你能感觉到有压力但又不会让你支端发麻或缺血.
4.抬高患肢.抬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肿胀,促进血液回流
2015-02-28 08:54
举报向医生提问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机体受到损伤时发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性体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疼痛的位置常指示病灶所在,而疼痛的性质间接说明病理过程的类型。
症状起因:病因: 疼痛通常由导致组织损伤的伤害性刺激引起。 外部因素:刀割、棒击等机械 性刺激,电流、高温和强酸、强碱等物理化学因素均可成为伤害性刺激。 内部因素:疾病如癌症等导致组织细胞发炎或损伤时,释入细胞外液中的钾离子、5-羟色胺、乙酰胆碱、缓激肽、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亦可引起疼痛或痛觉过敏。 其他因素:受凉、受潮湿过度劳累和长期不适当的工作体位后发生疼痛。 病理: 全身皮肤和有关组织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游离神经末梢,作为伤害性感受器,将各种能量形式的伤害性刺激转换成一定编码型式的神经冲动,沿着慢传导的直径较细的有髓鞘和最细的无髓鞘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神经节传到脊髓后角或三叉神经脊束核中的有关神经元,再经由对侧的腹外侧索传至较高级的疼痛中枢──丘脑、其他脑区以及大脑皮质,引起疼痛的感觉和反应。与此同时,快传导的直径较粗的传入神经纤维所传导的触、压等非痛信息已先期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脑区,并与细纤维传导的痛信息发生相互作用。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