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科> 小儿颅咽管瘤> 中成药颅咽管瘤

精选回答(1)

李帆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领域:掌握最新的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诊疗知识,善于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健康饮食

提问

中成药颅咽管瘤包括脑康灵、脑灵素、脑血生口服液、脑灵合剂、脑灵胶囊等。颅咽管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颅内肿瘤,由于其特殊的起源及复杂的病理生理关系,治疗需谨慎并结合专业医生的指导。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脑康灵
脑康灵适用于治疗颅咽管瘤引起的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调整剂量时需谨慎。
2.脑灵素
脑灵素适用于改善因颅咽管瘤引起的精神萎靡、失眠多梦等不适现象。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脑血生口服液
脑血生口服液对于颅咽管瘤术后恢复期的患者有辅助治疗效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缺血性损伤。饭后服用可减少胃肠道刺激,长期服用需遵医嘱。
4.脑灵合剂
脑灵合剂可用于颅咽管瘤手术后的康复治疗,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存在配伍禁忌,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脑灵胶囊
脑灵胶囊用于颅咽管瘤术后患者的神志障碍、精神异常、肢体麻木、瘫痪、失语、吞咽困难、尿潴留等症候群。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治疗颅咽管瘤。患者平时还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2024-01-05 13:19

举报

医生回答(1)

陈茵沫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一)治疗由于肿瘤对周围重要结构的浸润压迫以及手术可能产生的影响,术前及术后均要检查下丘脑垂体轴、肾上腺功能及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原则是能够完全切除的肿瘤应尽量完整切除;体积大的肿瘤或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时可做部分切除,术后辅以局部放射治疗;大的囊性单腔性颅咽管瘤可用32P行内放疗;而对于小的2~3cm的肿瘤可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化学治疗目前尚无肯定疗效的药物。1.手术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为首选。鞍区的肿瘤可行冠切右额开颅,经额底入路到达肿瘤,术中要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应做到视神经减压充分;位于三脑室已梗阻室间孔者,可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进入三室前部,暴露肿瘤后,先穿刺抽出囊液,囊壁塌陷后再分块切除肿瘤,与视丘下部粘连紧密的部分不必勉强切除,以免损伤下视丘导致术后长期昏迷和消化道出血。术野应反复冲洗,防止外溢囊液中的胆固醇结晶刺激而产生无菌性脑膜炎。术后应记24h出入量、每天复查血生化,根据病情变化做出相应处理,以防止尿崩症和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小儿颅咽管瘤的手术全切除率近年已达到70%~90%,而且手术死亡率也进一步降低,Hoffman报道50例儿童颅咽管瘤的手术死亡率为2%,Yasargil报道70例小儿术后死亡率为2.9%。本组早年332例中手术死亡率为8.1%,其中肿瘤位于鞍上者死亡率为5.9%,位于第三脑室者手术死亡率为9.1%。应用显微手术后全切率明显提高,手术死亡率小于2%。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下视丘的损伤,表现为高热或体温不升、昏迷、消化道出血及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术后高钠),故术中操作要轻柔,术后高钠的处理要及时(输不含钠的液体和鼻饲纯净水或蒸馏水)。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对降低死亡率有一定帮助,但有消化道出血时慎用。2.放射治疗 不论手术切除程度,术后进行常规辅助放疗有助于降低复发率,能将患儿的10年期无复发存活率(PFS)提高到80%~90%。在肿瘤未能完全切除的患儿中,实质性或部分实质性肿瘤残余以γ-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最佳选择。囊性残余肿瘤可在抽空囊液证明无渗漏后,做囊腔间质内放疗,常选择产生纯β射线,作用范围局限,半衰期短的核素如:32P或190Ir,已取得良好效果。刘宗惠等(1996)报道应用此方法治疗颅咽管瘤可使肿瘤消失率达61.4%,缩小>50%者占13.4%,肿瘤有缩小,但<50%者占12.6%。(二)预后囊性肿瘤的预后比实质肿瘤或囊性、实质性混合肿瘤好,肿瘤完整切除比部分切除预后好,部分切除的肿瘤若辅以放疗,仍能获得较长的生存期。有人统计完整切除肿瘤10年生存率达24%~100%;部分切除肿瘤仅达31%~52%;若辅以放疗则可达到62%~84%。死亡主要与肿瘤复发或慢性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肿瘤复发是影响儿童颅咽管瘤术后长期存活的首要因素。有资料显示即使肿瘤全切除的患儿在术后5年内也有25%~30%出现复发,这可能与未接受术后放疗有关。本组对手术全切除的7例随访5~22年,除2例有多饮多尿外,无肿瘤复发征象,而部分切除的随访29例,均在6个月至3年内复发。因此手术中尽可能多的切除肿瘤,术后辅以放射治疗是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期的有效措施

2015-02-28 13:1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颅咽管瘤 (鞍上囊肿,造釉细胞瘤,埃尔德海姆瘤,垂体管瘤,腊特克瘤)

颅咽管瘤是由外胚叶形成的颅咽管残余的上皮细胞发展起来的一种常见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为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在鞍区肿瘤中占第二位。好发于儿童,成年人较少见。好发于鞍上,占整个颅内肿瘤的5~7%,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2~13%。其主要临床特点有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颅内压增高、视力及视野障碍、尿崩症以及神经和精神症状。CT扫描可明确诊断。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肿瘤。

推荐医生更多

孙少川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靳凤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孙宝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侯百鸿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贾成 主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杨汉民 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