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外感内热
补充说明:外感内热
a******W 2015-03-02 14:5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外感内热一般是指外感风热、内伤湿热、肺胃热盛,或者是阴虚火旺等,通常是由于饮食不节、情绪波动大、长期熬夜、久病体虚等原因所引起,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1、饮食不节
如果患者平时饮食不节,过度食用辛辣、油腻、甘厚等食物,如辣椒、炸鸡、烧烤等,导致脾胃不能及时运化,酿生湿热,蕴结于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湿热之邪蕴结于肝胆,上犯于头面部,从而出现头痛、目赤肿痛、口苦、咽干、大便干结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平时还需注意饮食,建议清淡饮食,避免食用上述食物。
2、情绪波动大
如果患者长期情绪波动大,可能会导致肝火上炎,肝火上炎于头面部,从而出现头痛、目赤肿痛、口苦、咽干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龙胆泻肝丸、泻肝安神丸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平时还需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3、长期熬夜
如果患者长期熬夜,可能会损伤阴液,导致阳气上亢,从而出现头痛、目赤肿痛、口苦、咽干等症状。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注意劳逸结合。
4、久病体虚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久病体虚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起上述症状,还可能会伴有乏力、气短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体质,改善不适症状。
5、阴虚火旺
阴虚火旺是指人体阴液不能满足机体基本需求,制约阳热的能力下降,使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阳热表现出病态,可能与过度劳累、年老久病、房事过多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头晕耳鸣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适当进食滋阴的食物,如银耳、百合等。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8-09-29 20:0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外感内热表现为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等症状,并伴有舌红苔黄、脉数等现象。
外感内热是由于外感风邪与内生火热相互作用所致。外感风邪侵袭机体,使卫表失去正常的防御能力,出现发热、头痛、身痛等表证症状;同时,风邪又具有升发的特点,容易引动内热,加重热势,表现为口渴、咽干、咳嗽痰黄等里热症状。
此外,若患者存在长期饮食不当或情志不畅导致脾胃功能失调等情况时,可能会因湿热蕴结于体内而引发上述症状。
针对外感内热的症状,建议采取清热解毒药物治疗,如银翘散、葛根芩连汤等中药方剂。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以减少内火产生的机会。
2024-02-19 23:54
举报你好,感冒,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在这里先讨论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祖国医学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普通感冒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感冒病例分布是散发性的,不引起流行,常易合并细菌感染。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一般经5~7天痊愈。
2015-03-02 14:59
举报向医生提问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总体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平常所说的都是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感冒大多在人们着凉后引起,开始有鼻咽部干、痒、灼热感,继而出现喷嚏、鼻塞、鼻流清涕、流眼泪等症状。1-2天后可伴有咽痛、咳嗽、或有发热、头 痛、全身酸痛、食欲减退,或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无合并症,5-7天可痊愈。不论年龄大小,一年四季都可以感冒,但在秋冬季节气温变化明显时发病较多。一般每人一年可感冒2-5次,小儿、老人和体质不好的人感冒的次数则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