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肌肉无力> 突然全身肌肉无力

精选回答(2)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突然全身肌肉无力,可能是由于过度劳累、肌肉损伤、低血糖、贫血、脑梗死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过度劳累

如果患者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会导致肌肉过度劳累,从而出现肌肉无力、酸痛等症状。通常在适当休息后,症状会逐渐缓解。患者也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的症状。

2、肌肉损伤

肌肉损伤是指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可能与长期不运动、肌肉力量不足、外伤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肌肉疼痛、肌肉无力、肿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药物进行治疗。

3、低血糖

低血糖可能与长时间不吃饭、糖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大汗、乏力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适当吃一点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糖果、巧克力等,缓解症状。必要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溶液等进行治疗。

4、贫血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减少,并且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状态。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琥珀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等。

5、脑梗死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头晕、乏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植入支架等方式进行改善。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3-07-24 08:08

举报

曾宪付 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对泌尿系结石,肿瘤,阳痿早泄,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普通外科,胆囊结石,胃溃疡,胃部肿瘤,痔疮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

提问

据上所述,临床工作中多见于机体脑神经功能障碍,低血压低钾血症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如上反应不适。建议至医院检查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处理。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适当运动锻炼身体,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可以使用活血化瘀止疼对症,针灸磁热疗辅助。

2019-01-13 08:59

举报

医生回答(2)

季沫怡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突然全身肌肉无力可以考虑抗胆碱酯酶药物、免疫调节剂、维生素替代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排除重症肌无力等潜在疾病。
1.抗胆碱酯酶药物
抗胆碱酯酶药物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减少乙酰胆碱分解,增强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号传递,改善肌无力症状。常用药物包括新斯的明、安贝氯铵等。这类药物延长了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作用时间,提高神经-肌肉突触间的兴奋性,从而缓解肌无力。适合治疗由神经-肌肉传导障碍引起的突然全身肌肉无力。
2.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如环磷酰胺、甲泼尼龙等可通过抑制自身免疫反应来减轻炎症和水肿,进而影响神经-肌肉传导而出现的症状。上述药物具有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作用,可降低机体对自身抗原的过度反应,改善由免疫介导的神经-肌肉功能紊乱所致的乏力现象。
3.维生素替代疗法
维生素替代疗法涉及口服或注射维生素B1、B6、B12等,补充缺乏的营养素以支持神经和肌肉功能。这些维生素参与神经冲动传导及能量代谢过程;缺乏可能导致神经-肌肉传导障碍。因此,补充适当剂量的相应维生素有助于缓解突发性肌无力。
4.神经肌肉电刺激
神经肌肉电刺激是利用低频电流模拟正常神经冲动发放,通过特定频率和强度的电脉冲刺激受损区域,通常在物理治疗师指导下进行。此技术旨在恢复受损神经元的功能,增加神经-肌肉传导,适用于因外伤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暂时性肌力下降。
在诊断未明确前,应避免使用可能加重病情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肌肉无力症状。

2024-01-26 20:59

举报

欧澈轩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按你的病症是周期性麻痹,是以周期性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无力或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肌病。发病突然,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后恢复。依据发病时血钾的浓度,可分为低血钾、高血钾和正常血钾性三类。以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最常见。关于本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钾离子代谢异常及遗传因素等有关。症状与体征:1、反复发作性四肢软瘫,近端重于远端,下肢重于上肢,可以从下肢逐步累及上肢。严重者可引起呼吸肌麻痹。2、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无感觉障碍。3、发病的诱因多为疲劳、受凉、精神刺激、酗酒、饱餐减饥饿、剧烈运动等。

2015-03-03 19: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周期性麻痹 (周期性瘫痪,强直性周围性瘫痪)

周期性麻痹(periodicparalysis)也称为周期性瘫痪,是指反复发作性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主要表现的一组肌病。按发作时血清钾含量的变化可分为低钾型、正钾型和高钾型三种。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系指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和具有遗传性者;继发性则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钾改变而致病者。周期性麻痹通常是指前者而言。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