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青光眼> 味觉麻木

精选回答(1)

孙旭红 主任医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脑血管病变,颅内感染,神经脱髓鞘性病变,帕金森,癫痫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提问

味觉麻木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过敏、面神经麻痹、脑出血、脑梗死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可能会刺激味觉神经,从而出现味觉麻木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进行缓解,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2、过敏

如果患者食用易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芒果等,可能会导致机体发生过敏反应,引起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味觉麻木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缓解瘙痒症状。

3、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主要是由于感染、外伤等因素引起的面神经受损而导致面肌瘫痪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味觉、嗅觉、听觉异常的情况,还可能会表现为嘴角歪斜、讲话漏风、流涎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1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4、脑出血

脑出血主要是由于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脑动脉畸形等原因引起的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由于脑出血会压迫脑神经,引起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可能会表现为味觉、嗅觉、听觉异常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脑梗死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由于脑梗死会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可能会表现为味觉、嗅觉、听觉异常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依达拉奉、胞二磷胆碱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8-11-23 10:54

举报

医生回答(2)

刘心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味觉麻木可能是舌咽神经损伤引起。
味觉麻木可能与舌咽神经受损有关。舌咽神经负责传递口腔内的感觉信息至神经系统,当其受损时可能导致味觉减退或丧失。常见的舌咽神经损伤原因包括局部感染、外伤、长时间压迫等。
此外,如果患者存在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也可能出现味觉异常的现象。因为高血糖状态下,会导致神经细胞内糖浓度增高,从而引起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进一步影响神经传导功能。
建议患者定期检查血糖水平,以预防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并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过度摄入糖分,保护舌头和口腔的健康。

2024-02-27 21:17

举报

曹宗泽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疾病的“报警”信号 甜、酸、苦、辣、咸,构成了各种不相同的味觉感。有趣的是,人们的味觉感受差异很大年,科学家阿瑟福克朗博士和助手诺勒,在实验里配制了一种叫苯硫脲的有机化合物。诺勒忍受不了这种化合物散发出来的苦味,但是,福克斯却若无其事。两人为此争执不休。原来,他俩对苦的味觉截然不同。人们的味觉还会受到外来影响的干扰和欺骗。比如,同是一罐猪肉,在青藏高原食用,就比在青岛海边上食用味道来得鲜美,因为味觉在低气压情况下最灵敏。在西部及我国海南岛热带森林里,有一种叫“神秘果”的植物,只要尝一点这种果肉,小时之内,不论你再吃酸的还是苦的,嘴里总是甜滋滋的;而另一种叫做毒林匙羹藤的植物,在品尝它叶子后的24小时内,纵然再吃蜜糖,人们也一点感觉不到甜了。 随着人们对味觉的重视和研究,获得了许多令人惊异的研究成果。在糖尿病、甲状腺肿瘤和青光眼的病人中,味盲者要比正常人高出许多倍。由此,科学家们认为,味觉障碍可能是患有某种疾病的“警报”。最近,西肿瘤系主任杜活沃在试验后指出,只须在患者的舌上滴上几滴味觉刺激剂的稀释液,便有可能在几分钟内根据其对味道的反应情况,以早期筛查其是否患有癌症。许多国家的癌症研究专家发现,相当多早期癌症病人,会有味觉减弱的现象,大约的晚期癌症病人的突然消瘦,与异常的味觉有关,味觉异常会导致厌食。因而,味觉消失而引起的厌食,很可能就是患病的标志之一但是,年纪大的人,他们的味觉与年轻人不同。

2015-03-05 14: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消渴)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血糖显著升高可以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久病还可引起血管与神经病变,从而造成心、脑、肾、眼、神经、皮肤等多脏器组织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寿命减短,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