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畏寒怕冷是什么原
补充说明:畏寒怕冷是什么原
a******W 2015-03-07 08:5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畏寒怕冷可能是由甲状腺功能减退、肾阳虚、贫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率降低,产热量减少,因此会出现畏寒、怕冷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治疗。
2.肾阳虚
肾阳虚是肾脏中阳气虚弱,不能温煦机体所致。此时气血运行不畅,易出现畏寒、四肢冰凉等症状。对于肾阳虚引起的畏寒,可遵医嘱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改善病情。
3.贫血
贫血会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减少,降低了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影响了身体的正常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从而引起畏寒、怕冷的现象。贫血严重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输血的方式纠正贫血状态,缓解不适症状。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自主神经系统调节体温的功能失调可能导致体温偏低,进而引发畏寒、怕冷的感觉。针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情况,可以考虑心理行为疗法如放松训练来缓解症状。
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影响肢体远端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导致下肢末端供血不足,从而引起畏寒、怕冷的症状。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以控制血糖稳定。
建议患者平时注意保暖,尤其是手脚部位,以免加重畏寒怕冷的症状。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血常规检查以及空腹血糖检测等,以便进一步评估病情。
2024-03-08 00:53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精神性发汗,是由精神兴奋或痛觉刺激等原因所引起,发汗主要见于手掌、足趾和腋窝3个部位。人在精神紧张时手心会出汗,即属于精神性出汗。精神性出汗从加刺激到发汗的潜伏期极短,只有数秒到20秒。所以在紧张、恐惧、兴奋等精神因素影响下,神经冲动从大脑皮质传递到手掌小汗腺部,乙酰胆碱的浓度升高,导致小汗腺分泌排泄活动短期内迅速增强,即产生手掌精神性出汗。也有学者认为另有精神出汗中枢,常保持有兴奋性,一加刺激后即产生反应性出汗。精神性出汗在掌跖处表现最为明显,也可见于手背、头面、颈部、前臂和小腿等处。少数人在高度精神紧张时,甚至会出现汗如雨下,汗流浃背的全身大汗情况。在恒温动物中,山羊和兔都不出汗,猫和狗仅在足趾、牛和猪仅在鼻端出汗。这些不出汗的动物是通过浅促吸呼散热来调节体温的。马、驴、骡几乎全身都出汗;除趾球以外的汗腺都属于顶浆分泌腺;在人类,仅限于腋窝部位有顶浆分泌腺,其他全是外分泌汗腺。动物足跖的出汗,认为在捕捉猎物时可防止滑脱,是生活上的适应现象。汗腺的分泌神经是交感神经,是胆碱能神经纤维。出汗中枢随动物而异,有的在脊髓,有的在丘脑下部温热性出汗等。人的精神性出汗中枢推测是在大脑皮层。汗液约含的氯化钠外,还含有K+、丙酮酸、乳酸、糖、肌酸酐和氨等。
2015-03-07 08:59
举报向医生提问
肾宝片
调和阴阳,温阳补肾,扶正固本。用于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夜尿频多,畏寒怕冷;妇女白带清稀。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左甲状腺素钠片
1、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肿切除术后,预防甲状腺肿复发;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5、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6、甲状腺抑制试验。
定坤丹
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