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畏寒胃痛
补充说明:畏寒胃痛
a******W 2015-03-07 14:2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畏寒胃痛多考虑是腹部受凉、饮食不当导致的,也可能是急性胃肠炎、胃溃疡、胃肠型感冒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
1、腹部受凉
如果平时不注意腹部的保暖,可能会使胃肠道出现痉挛的情况,从而引起胃痛、腹泻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增添衣物,也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
2、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长期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出现胃痛、腹胀、腹泻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调整饮食,多吃温热的食物,比如小米粥、南瓜粥等。同时,也可以通过腹部顺时针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
3、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可能与进食卫生不洁的食物、暴饮暴食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要注意避免吃辛辣刺激和生冷的食物。
4、胃溃疡
胃溃疡是指胃黏膜在高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下,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胃部疼痛、食欲不振、餐后腹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法莫替丁片、尼扎替丁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
5、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藿香正气水、胃炎宁颗粒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另外,如果症状没有得到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19-01-22 16:34
举报王坤山 副主任医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医院 三甲
擅长:解决内科妇科疑难杂症,尤擅治乙肝及并发症,糖尿病及并发症,风湿,类风湿,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妇科乳腺增生,不育不孕证等。
提问
你好!畏寒怕冷胃痛难受,有可能是与胃寒有关的,是与身体寒气大,或是与气虚和阳虚有关的,需要检查确诊。根据检查结果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如果是因为气虚和阳虚引起的体寒可以服补中益气丸合桂附地黄丸合方煎服进行治疗,胃寒服附子理中丸进行治疗。
2018-09-14 21:12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畏寒胃痛可以考虑饮食疗法、艾灸疗法、针刺疗法、口服补液盐溶液、胃痛片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通过调整日常饮食结构,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增加温和、易消化食物的比例。此方法有助于缓解因饮食不当引起的畏寒胃痛症状,改善胃肠功能,进而减轻不适感。
2.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是将艾条悬置于穴位上方3~5厘米处施灸,每次治疗时间约20-30分钟。此法可调节气血运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对于畏寒胃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是在专业医生操作下选择特定穴位进行快速进针,然后捻转提插,直至得气后出针。此法能够调和脏腑阴阳,疏通经络,使气血得以畅通,从而达到祛邪外出的目的,适用于畏寒胃痛的症状。
4.口服补液盐溶液
口服补液盐溶液能补充水和电解质,预防脱水。因为畏寒胃痛可能是由感染性腹泻引起,而补液盐溶液能纠正腹泻所致的水过多状态,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
5.胃痛片
胃痛片是一种非处方止痛药,主要成分为阿司匹林、氢氧化铝等,通常为口服给药。本品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及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因此对于胃炎、胃溃疡等引起的畏寒胃痛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建议患者平时注意保暖,以免加重畏寒症状,影响病情恢复。同时,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的食物,如冰淇淋、炸鸡等,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2023-12-28 23:40
举报畏寒怕冷是指人体不是因外在因素病毒性感染等情况下,出现的比正常人更为畏寒怕冷手足发凉,多见于老年人和妇女,青年人少见。畏寒怕冷可能有贫血,低血压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内分泌失调而导致。但大多数畏寒怕冷,四肢发凉的人属于亚健康状态,主要原因是饮食不当,营养缺乏,衣着不当,缺乏运动,好静少动所引起。中医上认为是由于阴阳失衡脾胃不和气血不足肾虚所导致的。机理分析:本症多由脾肾阳虚引起,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故口唇色紫肌肉酸痛。,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阳虚衰,腰膝失于温养,故见腰膝酸冷,肾居下焦,阳气不足故形寒肢冷,且以下肢发冷为甚,阳虚气血温运无力,面失所荣。故面色发白,神疲乏力,脾虚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失,阳虚不能抵御阴寒之气,从内生,于是形成畏冷肢凉等一派病性属虚寒的症候。
2015-03-07 14:21
举报向医生提问
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血。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g/L(12.0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L(11.0/dl),一般可认为贫血。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然而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不同原因导致的贫血有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痨性贫血等。急慢性贫血:急性失血所致贫血、慢性贫血(如风湿病性贫血、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贫血、肝脏疾病所致贫血、慢性肾性贫血、恶性肿瘤所致贫血等)。